[[abstract]]我國於九十一年通過私募制度法案後,為企業帶來另一項新的集資管道,企業透過私募集資對財務報表盈餘品質的影響也備受投資大眾高度關注。本研究利用我國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間上市上櫃資訊電子業股權私募公司為樣本,延用Basu (1997)報酬迴歸模型之基本概念加入總私募持股率、法人持股率、內部人持股率以及是否私募發行及私募後是否擔任董事兩虛擬變數,探討私募發行股權公司其盈餘品質的變化?以及公司在揭露好消息及壞消息時,在盈餘品質方面是否有顯著之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1) 相較於沒有股權私募之公司,有私募發行的公司確實會有較高的盈餘品質;當總私募股數佔公司流通在外股數比例較高時,會有較好的盈餘品質。(2) 將私募總股數細分為法人持股以及內部人持股,發現外部機構法人持股數的增加確實提升整體公司之盈餘品質;內部管理階層持股比例愈高時,符合利益收斂假說,存在正面且顯著之影響亦會有較好之盈餘品質。(3) 若區分正報酬(好消息)及負報酬(壞消息)進行檢定,結果發現公司在面臨壞消息時,公司在損失認列方面會較具及時性,會有較佳之盈餘品質;反之,公司在宣告好消息時,對於利益之認列會有分期認列之現象,盈餘及股價報酬之關聯性會比公司在發佈壞消息時來的低。[[abstract]]Passage of the Private Placement Act during 2002 has brought new way of raising capital for enterprises Therefore investors pay closer attention to the earnings qualities of enterprises generat...
碩士商業教育學系[[abstract]]Baloglu(2002)將轉換成本定義為:轉換成本是消費者從一家公司轉換到另一家公司的時間、努力與費用等等。Jones, et al.(2002)將轉換成本分...
[[abstract]]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係以國內控股公司為研究母體,探討所得稅法第66條之9於95年修正後,對控股公司之股利政策、未分配盈餘實質有效稅率暨「採權益法長期投資」之投資決策等之潛在...
[[abstract]]過去相關研究多著重於機構投資人的監督機制,探討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對公司治理機制的影響,高蘭芬(2002)與劉綠萍(2004)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討機構投資人的監督,能否有效降低董...
[[abstract]]本研究旨在探討自2006 年至 2008,台灣上市櫃公司進行私募股權的特性。從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私募股權案,共有157個樣本數。本研究以8個獲利指標分別為負債比率、營業淨利未扣...
本研究主要探討盈餘品質與現金股利之間的關係。由過去的實證研究可以發現,股利可能無法傳遞未來盈餘的相關訊息。另外,根據訊號理論與代理問題,盈餘品質較差的公司可能需要透過發放股利釋放正面訊息給大眾降低資訊...
本研究探討盈餘品質、風險因子與權益資金成本之關係,主要研究盈餘品質是否會因為其他風險因子而降低對權益資金成本的影響。本研究之盈餘品質採用四種不同的衡量方式,先探討三種衡量盈餘品質的方式與風險因子對權益...
工事進行基準は、工事完成基準に比べて、年々の利益を平準化し、企業活動をよりタイムリーに利益に反映させると理解されている。その直感にもとづいて、工事進行基準による利益は、工事完成基準による利益よりも、v...
私募權益證券制度引進我國後,曾於2007年發生展茂公司以低價私募致使股本過分膨脹之情事,凸顯此制度可能有侵害股東權益之虞。為具體知悉侵害股東權益之狀況,本論文自台灣經濟新報取得樣本,統計2009年至今...
[[abstract]]企業想要進行現金增資的發行成本是企業控制總利益很重要的部分,當發行成本越大,會使得企業的利益降低。發行成本與企業和外部投資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呈正相關,表示當企業的發行成本越高,...
[[abstract]]近年來,台灣國內財務詐欺、違背社會責任的案件頻傳,如台灣的博達案、訊碟案、毒奶事件等,都是由於企業的高階管理者或控制股東以自身利益出發,棄投資人與社會大眾利益不顧的醜聞案件,對...
[[abstract]]為因應快速變化的金融環境,銀行過去賴以賺取的存放款利差空間縮小,另一方面;銀行存戶的利息所得也因全球低利環境,逐漸減少,為了因應此一劣勢,銀行將策略轉向手續費的收取上,靠著為客...
[[abstract]]過去研究大都在探討公司治理與盈餘管理或企業績效之關連性,卻較少有研究依公司治理之強度來做觀察。然近年有研究指出管理者會因企業公司治理較弱而進行對其較有利之操弄行為。故本研究為探...
本論文研究2010年第一季至2015年第一季臺灣券商所發行的480檔個股認購權證及認售權證對於標的股票之影響。分別對股票報酬率、股票報酬率波動度、股票融資、股票融券、股票當日沖銷進行複回歸分析。 過去...
公司的成長,需要靠有利的投資;而有利投資之進行,則有賴公司內外部融資之支持。在完美的資本市場裡,公司可以不擔心融資問題,只要有獲利機會,皆可進行投資;但在不完美資本市場裡,不見得所有公司都有充分資金支...
[[abstract]]企業擁有資產的目的在於為公司創造獲利,資產若以無法為企業創造價值,並潛在損失,即應立即顯現該項資訊供資訊使用者作決策;財務會計準則第35號公報即在此觀念下的產物,該號公報強制要...
碩士商業教育學系[[abstract]]Baloglu(2002)將轉換成本定義為:轉換成本是消費者從一家公司轉換到另一家公司的時間、努力與費用等等。Jones, et al.(2002)將轉換成本分...
[[abstract]]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係以國內控股公司為研究母體,探討所得稅法第66條之9於95年修正後,對控股公司之股利政策、未分配盈餘實質有效稅率暨「採權益法長期投資」之投資決策等之潛在...
[[abstract]]過去相關研究多著重於機構投資人的監督機制,探討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對公司治理機制的影響,高蘭芬(2002)與劉綠萍(2004)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討機構投資人的監督,能否有效降低董...
[[abstract]]本研究旨在探討自2006 年至 2008,台灣上市櫃公司進行私募股權的特性。從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私募股權案,共有157個樣本數。本研究以8個獲利指標分別為負債比率、營業淨利未扣...
本研究主要探討盈餘品質與現金股利之間的關係。由過去的實證研究可以發現,股利可能無法傳遞未來盈餘的相關訊息。另外,根據訊號理論與代理問題,盈餘品質較差的公司可能需要透過發放股利釋放正面訊息給大眾降低資訊...
本研究探討盈餘品質、風險因子與權益資金成本之關係,主要研究盈餘品質是否會因為其他風險因子而降低對權益資金成本的影響。本研究之盈餘品質採用四種不同的衡量方式,先探討三種衡量盈餘品質的方式與風險因子對權益...
工事進行基準は、工事完成基準に比べて、年々の利益を平準化し、企業活動をよりタイムリーに利益に反映させると理解されている。その直感にもとづいて、工事進行基準による利益は、工事完成基準による利益よりも、v...
私募權益證券制度引進我國後,曾於2007年發生展茂公司以低價私募致使股本過分膨脹之情事,凸顯此制度可能有侵害股東權益之虞。為具體知悉侵害股東權益之狀況,本論文自台灣經濟新報取得樣本,統計2009年至今...
[[abstract]]企業想要進行現金增資的發行成本是企業控制總利益很重要的部分,當發行成本越大,會使得企業的利益降低。發行成本與企業和外部投資人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呈正相關,表示當企業的發行成本越高,...
[[abstract]]近年來,台灣國內財務詐欺、違背社會責任的案件頻傳,如台灣的博達案、訊碟案、毒奶事件等,都是由於企業的高階管理者或控制股東以自身利益出發,棄投資人與社會大眾利益不顧的醜聞案件,對...
[[abstract]]為因應快速變化的金融環境,銀行過去賴以賺取的存放款利差空間縮小,另一方面;銀行存戶的利息所得也因全球低利環境,逐漸減少,為了因應此一劣勢,銀行將策略轉向手續費的收取上,靠著為客...
[[abstract]]過去研究大都在探討公司治理與盈餘管理或企業績效之關連性,卻較少有研究依公司治理之強度來做觀察。然近年有研究指出管理者會因企業公司治理較弱而進行對其較有利之操弄行為。故本研究為探...
本論文研究2010年第一季至2015年第一季臺灣券商所發行的480檔個股認購權證及認售權證對於標的股票之影響。分別對股票報酬率、股票報酬率波動度、股票融資、股票融券、股票當日沖銷進行複回歸分析。 過去...
公司的成長,需要靠有利的投資;而有利投資之進行,則有賴公司內外部融資之支持。在完美的資本市場裡,公司可以不擔心融資問題,只要有獲利機會,皆可進行投資;但在不完美資本市場裡,不見得所有公司都有充分資金支...
[[abstract]]企業擁有資產的目的在於為公司創造獲利,資產若以無法為企業創造價值,並潛在損失,即應立即顯現該項資訊供資訊使用者作決策;財務會計準則第35號公報即在此觀念下的產物,該號公報強制要...
碩士商業教育學系[[abstract]]Baloglu(2002)將轉換成本定義為:轉換成本是消費者從一家公司轉換到另一家公司的時間、努力與費用等等。Jones, et al.(2002)將轉換成本分...
[[abstract]]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係以國內控股公司為研究母體,探討所得稅法第66條之9於95年修正後,對控股公司之股利政策、未分配盈餘實質有效稅率暨「採權益法長期投資」之投資決策等之潛在...
[[abstract]]過去相關研究多著重於機構投資人的監督機制,探討機構投資人持股比例對公司治理機制的影響,高蘭芬(2002)與劉綠萍(2004)從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討機構投資人的監督,能否有效降低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