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相比陆生动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更为紧密,影响其群落构建与演替的因子是如此之多,以至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其定殖机制方面比较详细、系统的研究。总的来说,与肉食性、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相比,杂食性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组成更为复杂,其群落以及功能结构也更加多样化;因此,进一步研究杂食性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构建机制可以为研究其它种类或食性鱼类消化道微生物提供很好的理论支持。本研究以杂食性鱼类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和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以及非杂食性鱼类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Hypophthalmichthys nobilis)等重要的经济鱼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DGGE、高通量测序技术对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分析了影响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群落构建与稳态的主要因子,包括宿主食性、生活环境、营养状态以及生理发育等,已获得的如下结果:(1)杂食性鲤消化道微生物在群落组成上与非杂食性鱼类草鱼和鲢、鳙有很大差异;变形菌门为四种鱼类消化道微生物的主要组成,主要差异群落: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梭菌门等。杂食性鲤各肠道区段中微生物多样性由高到低一次为:中肠>后肠>前肠,草食性和滤食性鱼类均为:前肠>中肠>后肠。鲤前肠微生物Alpha多样性最低,杂食性鲤消化道微生物多样性与其食物的复杂程度不呈显著相关。(2)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杂食性鲫消化道微生物以变形菌门(43.68%)、厚壁菌门(34.13%)、梭菌门(15.82%)、放线菌门(2.65%)、拟杆菌门(1.11%)和酸杆菌门(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