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abstract]]鑑於民進黨執政八年時期,因陳水扁政府之「一邊一國」、「正名制憲」訴求以追求法理獨立,更推行「返聯公投」、「烽火外交」等政策而使兩岸關係陷入僵化與對立;在經濟方面也因「去中國化」而喪失與中國經濟同步發展的良機,在全球化趨勢的時代裡,竟使台灣遭受被邊緣化的危機。 馬英九就任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後的第一件事,便是以「一中各表之九二共識」的再肯定,作為重新開啟兩岸之間會談的基礎,欲帶領兩岸關係朝向和平發展的路途邁進。以「不獨、不統、不武」之「新三不政策」的新中間路線,期與中國修復破裂的兩岸關係。在實質互動上,則以「開放與鬆綁」來推動兩岸各項交流與合作。 馬政府執政兩年以來,四次海基海協兩會制度性協商中,順利簽署了攸關兩岸人民利益的十二項協議;「活路外交」模式也讓台灣在外交上不再因邦交國的流失而惶然,並於2009年5月順利成為世衛觀察員,更是台灣外交史上近年來最佳成就。但在兩岸關係改善的良好氣氛中,國內朝野對立卻因對馬政府捍衛台灣主權的疑慮而逐漸升高,對馬英九2012年是否能夠連任也帶來極大的變數與不確定。在中國高漲的民族主義及美國的國家利益導向之下,中華民國如何在兩大世界強權的夾縫中堅持主權國家之定位,是馬英九政府亟需思考的問題。 馬英九主張兩岸「和平發展」的基本理念,兩岸關係重啟嶄新的一頁。對岸的胡錦濤也以同樣宣示做為呼應,更指示大陸相關人員在協商ECFA簽署事宜時全面「讓利」台灣,主要是在展現回應台灣的民主與民意之誠意。如此作為與其說是經濟面的行動,不如說是政治面的考量。兩岸互動雖有「先經後政」之默契,但經濟與政治實是一體之兩面,從來未曾涇渭分明。目前兩岸關係發展雖至前所未有的和諧,但中國迅速崛起,國力日益壯大,對台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