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性抑郁障碍(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是目前最为流行的精神疾病之一,给社会和患者本人都带来巨大的负担和痛苦。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fMRI)由于其具有的实验设计简单易行、对人体无任何伤害、便于大数据累积等独特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MDD生物标记物的探寻。然而目前R-fMR】领域研究结果较差的可重复性使得这方面的探究进展缓慢。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实验设计、统计方法等方法学因素,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个体在静息状态下自发思维的复杂性导致的。本研究首先使用真实的R-fMRI数据验证了目前R-fMRI领域研究的可重复性现状。随后针对一种常见的与MDD密切相关的自发思维形式一一反当思维背后的认知神经机制进行了探究,希望从两个方面回应较差的可重复性制约MDD生物标记物搜寻的问题,从新的方向探索1VIDD脑机制。 尽管己有大量理论分析指出,目前R-fMRI研究的结果的可重复性不高,但是目前尚无实证研究利用真实的R-fMR】数据对该领域的可重复性水平进行验证,也缺乏针对可重复性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因此,研究一使用国际公开的R-f1VIR】共享数据集验证了主流R-fMRI指标的可重复性水平,并探究了多重比较矫正的选择、实验设计和样本量等因素对R-fMRI研究结果可重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目前R-fMRI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不容乐观,但是采用合适的多重比较矫正方法、使用被试内实验设计和采集合适样本量的数据可以有效地提升结果的可重复性。 既往有关反当思维脑机制的研究提示,反当思维与三个大尺度脑网络: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