銲料的微結構與界面介金屬的生成與成長對於電子封裝的可靠度的是很重要的一環。故本研究中分為兩大部分,第一我們使用共晶錫鉛銲料與高鉛95Pb5Sn凸塊進行銲接反應,並針對凸塊界面與基板界面的界面反應進行詳細的研究。此部分的研究中改變三種實驗條件來分析複合銲點(composite solder)的微結構,1.將覆晶銲點經過1-10次迴銲,並同時在迴銲時利用SMT-scope觀察複合銲點的外觀變化,2.將覆晶銲點置於100、130、150、175℃的高溫爐中,經過4000小時的熱處理(high temperature storage),3.最後將封裝後的覆晶銲點經過溫度循環測試(temperature cycling test),並觀察其銲點微結構的變化。 研究中發現在經過迴銲過後在不同位置的銲點具有不同的外型,此外複合銲點在經過5次迴銲後,在Ni UBM與高鉛凸塊之間發生dewetting的現象而導致裂縫的生成,並隨著回銲次數的增加deweetting 的深度持續往銲奌內延伸,這現象會導致晶片的失效。 經過高溫熱處理後,發現晶片端Ni UBM生成的界金屬為(Ni,Cu)3Sn4,這和共晶錫鉛與無鉛銲料的結果有所不同,並且發現複合銲點中Ni的消耗速率較共晶錫鉛快,但是Cu的消耗速率卻比共晶錫鉛來的慢,另外175 ℃下100小時的熱處理後,於Cu墊層和Cu3Sn介金屬之間觀察到有許多微小洞的生成,這些現象皆可能會導致晶片可靠度的下降,有趣的是當時間拉長到3000小時銲點中的Sn相即被消耗完,並且導致界面介金屬Cu6Sn5厚度變薄,研究中並得知界面Cu6Sn5、Cu3Sn和Ni3Sn4介金屬生成活化能分別為116, 67 和88 kJ/mol。 在溫度循測試中,由於矽晶片和高分子基...
本研究以開發共平面金屬-絕緣層-金屬 (Metal-Insulator-Metal, MIM) 架構表面電漿共振感測元件,建立一體化表面電漿共振晶片系統,以擺脫傳統光路系統中的外部光偵測器架構。在MI...
在本論文中,我們驗證了使用奈米柱接合再生長製作高品質氮化鎵基板的可行性。我們首先使用分子束磊晶法所成長的奈米柱上利用有機金屬氣相沉積法從事奈米柱之接合再生長。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俯視影像中,我們可以觀...
桿菌屬和梭菌屬的細菌在惡劣環境外部壓力下可以形成脫水的芽孢,以確保遺傳物質的安全及傳遞。環境因素如營養物和水,以及各種實驗室控制的非營養類化學物質可以促使休眠的芽孢萌發。在萌發過程中,休眠芽孢所具有的...
微奈米粒子由於本身的尺寸與表面結構與一般塊材有非常大的差異,在物理化學性質方面都有很優異的表現,可廣泛應用於生醫、光電、化學等方面。而常見的製備方法有研磨法與沉澱法兩種。但是傳統研磨法在研磨過程中物質...
本研究針對介穩定之304L沃斯田鐵型不?袗?母材、銲道及經冷加工 (20與40%厚度縮減) 後之試片,在不同溫度 (25、80與135℃) 與環境 (大氣與氫氣) 下進行慢速率缺口拉伸實驗,以評估其氫...
Sumithion遺毒之分解較parathion為速,惟其遺毒之持續時間與用量之多寡關係甚大。若以含藥量1 ppm為遺毒安全基準,自第1表看出,在水稻莖葉中,以每公頃有效成份使用量750 gm(相當乳...
本論文含有兩部份之研究主題,分別為銀濃度添加及錫晶粒方向性對於電遷移效應之影響。在所有實驗中,利用半導體製程所得之直線型Cu/solder/Cu及 Ni/solder/Ni結構將可有效避免許多在真實焊...
背景介紹:擴散作用是椎間盤內部養分與廢物代謝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擴散作用與受傷椎間盤的自我修復能力有著重要的關聯性,而這些養分和廢物的擴散能力亦會受到椎間盤的退化程度與重組結構影響,但是目前對於這方面...
微流道蒸發器具有高熱傳係數、高均溫性與低工質需求量等優點,被視為極具潛力的散熱技術,近年來電子元件產品的發熱量日益增高,熱傳增強之微流道更具其應用價值。多孔結構具有大量成核址與連通孔洞,廣泛應用熱傳增...
重金屬污泥為有害事業廢棄物之一,若未妥善處理將會危害環境及人體健康。以熱處理技術將重金屬汙泥轉化為礦物結構或陶瓷材料,可安定穩定化汙泥中之重金屬,且具有將廢棄污泥轉化為有用資材之潛勢,例如尖晶石材料。...
我国烷基化油生产工艺中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烷基化生产装置占到85%以上,每年约产生200~300万吨烷基化废硫酸。烷基化废硫酸含有多达几百种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处理难度大,是一种典型危险废物。烷基化废硫...
在現今這高科技的時代中,我們的日常生活被電子產品所充斥著,幾乎人人身上都會配備著3C產品,為了提高這些電子產品的便攜性,其中的電子元件便朝著輕、薄、短、小發展,然而,電子元件的微型化會使得連接線路的銲...
在地下環境中,微生物催化之甲烷合成作用是有機物礦化作用的終端代謝反應,而於反應路徑最常使用之前驅物包括了氫氣(與二氧化碳)、醋酸、甲酸、甲基類化合物(如甲醇與甲胺),皆可由複雜的有機碳經過發酵作用產生...
自组装是生物体、化学体系及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自然现象,也是近二十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科技前沿。人们在自组装现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组装膜制备技术已成为制备二维有序体系基本方法。它的出现为我们在理论研究和...
本篇論文一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二元混摻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加入第三種聚合物,以期增強該光電元件的光捕獲範圍,或是產生高分子-富勒烯間的雙連續相,以提升其表面之相分離程度,達成改進效率之目的;第二部...
本研究以開發共平面金屬-絕緣層-金屬 (Metal-Insulator-Metal, MIM) 架構表面電漿共振感測元件,建立一體化表面電漿共振晶片系統,以擺脫傳統光路系統中的外部光偵測器架構。在MI...
在本論文中,我們驗證了使用奈米柱接合再生長製作高品質氮化鎵基板的可行性。我們首先使用分子束磊晶法所成長的奈米柱上利用有機金屬氣相沉積法從事奈米柱之接合再生長。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俯視影像中,我們可以觀...
桿菌屬和梭菌屬的細菌在惡劣環境外部壓力下可以形成脫水的芽孢,以確保遺傳物質的安全及傳遞。環境因素如營養物和水,以及各種實驗室控制的非營養類化學物質可以促使休眠的芽孢萌發。在萌發過程中,休眠芽孢所具有的...
微奈米粒子由於本身的尺寸與表面結構與一般塊材有非常大的差異,在物理化學性質方面都有很優異的表現,可廣泛應用於生醫、光電、化學等方面。而常見的製備方法有研磨法與沉澱法兩種。但是傳統研磨法在研磨過程中物質...
本研究針對介穩定之304L沃斯田鐵型不?袗?母材、銲道及經冷加工 (20與40%厚度縮減) 後之試片,在不同溫度 (25、80與135℃) 與環境 (大氣與氫氣) 下進行慢速率缺口拉伸實驗,以評估其氫...
Sumithion遺毒之分解較parathion為速,惟其遺毒之持續時間與用量之多寡關係甚大。若以含藥量1 ppm為遺毒安全基準,自第1表看出,在水稻莖葉中,以每公頃有效成份使用量750 gm(相當乳...
本論文含有兩部份之研究主題,分別為銀濃度添加及錫晶粒方向性對於電遷移效應之影響。在所有實驗中,利用半導體製程所得之直線型Cu/solder/Cu及 Ni/solder/Ni結構將可有效避免許多在真實焊...
背景介紹:擴散作用是椎間盤內部養分與廢物代謝的主要方式之一,因此擴散作用與受傷椎間盤的自我修復能力有著重要的關聯性,而這些養分和廢物的擴散能力亦會受到椎間盤的退化程度與重組結構影響,但是目前對於這方面...
微流道蒸發器具有高熱傳係數、高均溫性與低工質需求量等優點,被視為極具潛力的散熱技術,近年來電子元件產品的發熱量日益增高,熱傳增強之微流道更具其應用價值。多孔結構具有大量成核址與連通孔洞,廣泛應用熱傳增...
重金屬污泥為有害事業廢棄物之一,若未妥善處理將會危害環境及人體健康。以熱處理技術將重金屬汙泥轉化為礦物結構或陶瓷材料,可安定穩定化汙泥中之重金屬,且具有將廢棄污泥轉化為有用資材之潛勢,例如尖晶石材料。...
我国烷基化油生产工艺中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烷基化生产装置占到85%以上,每年约产生200~300万吨烷基化废硫酸。烷基化废硫酸含有多达几百种难以去除的有机物,处理难度大,是一种典型危险废物。烷基化废硫...
在現今這高科技的時代中,我們的日常生活被電子產品所充斥著,幾乎人人身上都會配備著3C產品,為了提高這些電子產品的便攜性,其中的電子元件便朝著輕、薄、短、小發展,然而,電子元件的微型化會使得連接線路的銲...
在地下環境中,微生物催化之甲烷合成作用是有機物礦化作用的終端代謝反應,而於反應路徑最常使用之前驅物包括了氫氣(與二氧化碳)、醋酸、甲酸、甲基類化合物(如甲醇與甲胺),皆可由複雜的有機碳經過發酵作用產生...
自组装是生物体、化学体系及自然界中一类重要的自然现象,也是近二十年来得到广泛关注的科技前沿。人们在自组装现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组装膜制备技术已成为制备二维有序体系基本方法。它的出现为我们在理论研究和...
本篇論文一共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在二元混摻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加入第三種聚合物,以期增強該光電元件的光捕獲範圍,或是產生高分子-富勒烯間的雙連續相,以提升其表面之相分離程度,達成改進效率之目的;第二部...
本研究以開發共平面金屬-絕緣層-金屬 (Metal-Insulator-Metal, MIM) 架構表面電漿共振感測元件,建立一體化表面電漿共振晶片系統,以擺脫傳統光路系統中的外部光偵測器架構。在MI...
在本論文中,我們驗證了使用奈米柱接合再生長製作高品質氮化鎵基板的可行性。我們首先使用分子束磊晶法所成長的奈米柱上利用有機金屬氣相沉積法從事奈米柱之接合再生長。在掃描式電子顯微鏡的俯視影像中,我們可以觀...
桿菌屬和梭菌屬的細菌在惡劣環境外部壓力下可以形成脫水的芽孢,以確保遺傳物質的安全及傳遞。環境因素如營養物和水,以及各種實驗室控制的非營養類化學物質可以促使休眠的芽孢萌發。在萌發過程中,休眠芽孢所具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