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舌病是一種由昆蟲媒介的病毒性疾病。主要存在於馴養及野生反芻獸,如: 綿羊、山羊、牛及大部分的非洲羚羊和各種偶蹄類動物,但以綿羊最具感受性。典型症狀一開始為持續性發熱伴隨口、鼻腔黏膜充、出血,甚至潰瘍。嚴重病例可見舌頭發紺及出血,因此被稱為”藍舌病”。本病是由藍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 BTV)所造成,隸屬於里奧病毒科(Reoviridae)中的環狀病毒屬(Orbivirus),為一雙股RNA病毒,目前已分離鑑定出至少24種血清型,分佈於全世界。台灣於2003年首次分離到本病毒,分別為由金門的山羊所分離血清第2型的BTV2-KM-2003株;與由屏東的乳牛所分離血清第12型的BTV12-PT-2003株。惟目前台灣尚無臨床病例。了解台灣分離株之致病性,使用BTV2-KM-2003進行人工皮下接種於抗體陰性之柯麗黛綿羊,並分別於感染後七天及十一天犧牲。除發燒外並未引起明顯的臨床症狀。舌頭固有層及耳翼真皮層可見輕度多發點狀出血,心臟、腎臟及淋巴節亦可見輕微出血,但藍舌病典型之肺動脈基部出血並不明顯。 本研究之目的是以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及原位雜交偵測藍舌病病毒與病變的相關性,以排除人工因素並做為鑑別診斷,並觀察病毒於體內分佈之情形,作為了解其致病機制之參考。疫組織化學染色顯示病毒主要分佈於耳朵、舌頭及臉部皮膚之發炎、水腫處及各淋巴組織中。在脾臟,病毒分佈位置依犧牲時間的不同而有所改變,感染後七天,其訊號主要存在於白髓的邊緣區(marginal zone)及隨機分佈於紅髓,感染後十一天則出現於淋巴濾泡中。根據形態學及訊號分佈位置,推測感染細胞以單核吞噬細胞及T淋巴球為主。原位雜交結果顯示病毒分佈位置與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所得結果相符,但另外發現訊號於白髓邊緣區的B淋巴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