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台灣接受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LASIK)之病人有日漸增加之趨勢,根據臨床上之觀察,接受準分子雷射近視手術後一段時間,有些許病人會抱怨視力不如剛開完時清楚且夜間視力會變差,並伴隨有眩光現象。由於病人視力表現和光學區(optic zone)大小有密切的關係。而光學區的大小是否與實際設定的值相符合、是否會隨著不同的雷射機型而有所不同、影響光學區的大小之因子為何、是否會隨術後時間而變化、若會隨術後時間而變化,那影響光學區的變化之因子為何等問題很值得探討。本實驗試圖利用電腦角膜地形分析圖(computerized videokeratography)來研究不同的雷射機型削切出來之光學區(topographic optic zone)大小及其隨時間之變化情形,並試圖找出會影響光學區大小及變化之因子,期使病人術後有更佳之視力。 方法: 從2000 年10月到2004年5月,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在此3年8個月期間,停止配戴隱形眼鏡兩星期以上,無任何眼科受傷病史及其他眼科手術記錄,接受Summit或Allegretto雷射手術且同意參與研究之病人。其中使用Summit雷射機型者,追蹤至術後6個月,使用Allegretto雷射機型者,追蹤至術後3個月。45位接受Summit雷射機治療且同意參與研究之病人中,有39位,共73個眼睛符合條件,而23位接受Allegretto雷射機治療且同意參與研究之病人中,有15位,共27個眼睛符合條件。39位符合接受Summit雷射機治療且同意參與研究之病人中,有1位只追蹤了3個月後,就失去了追蹤。 在病人接受雷射近視手術後,分析病人的基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術前的屈光度,術前之電腦角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