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野外实地放水冲刷的试验方法,对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龙坝沟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灌木林地、荒草地、耕地和裸地)下土壤抗冲性进行测试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产沙相关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抗冲系数均随冲刷时间延长呈波状上升变化趋势;土壤的抗冲性从大到小依次为:荒草地、小麦耕地、灌木林地、玉米耕地、裸地;土壤抗冲系数与粉粒体积分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92,P<0.01),与砂粒体积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25,P<0.01)。 更多还原<br /
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以土壤退化为核心的环境退化形势严峻.揭示土壤退化过程和退化机理,是认识喀斯特这个特殊环境的土地生态系统诸多环境退化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选择黔中猫跳河流域上游长顺县广顺乡典型...
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土壤抗水蚀能力动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1938~2000年间研究区域的土壤抗水蚀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估.引入土壤相对抗水蚀能力指标,并采用生态系统...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团聚体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总量:天然草地>灌木林地&...
为了评价农地撂荒对土壤抗侵蚀性的影响,该文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时空互代法,通过原状土冲刷试验对不同撂荒阶段(0~43a)的坡地土壤抗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阶段Ⅰ)相比,随...
概述了近10年来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研究方法、评价指标、抗冲性成因、植物根系强化土壤抗冲性机理及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区域分异规律等方面研究进展及进一步需研究的有关问题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抗冲性和崩解速率特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抗冲性指标和崩解速率在数值上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其抵抗侵蚀能力减弱。不同利用类型0—10c...
在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抗冲性决定着土壤的可蚀性。于2004年5月在黄土高原惟一的次生林区———子午岭林区,通过原状土冲刷实验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的土...
以黄土丘陵林区 10a径流泥沙观测资料为基础 ,进行土壤抗冲试验 ,分析了林地及其开垦后不同年限土壤的抗冲性能。结果表明 ,林地具有很强的抗冲性能 ,一旦被开垦后 ,随侵蚀年限的增长 ,土壤的抗冲性呈...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种植不同作物的坡耕地土壤抗冲性进行动态测定 ,探讨了坡耕地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和种植不同作物条件下的抗冲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该区保持坡耕地水土、防止流失而合理配置农作物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了植被恢复不同阶段土壤抗冲性特征。结果表明植被恢复缩短了冲刷产沙时间,减少了冲失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抗冲性得到强化,在空间上随着根系发育在土壤剖面垂直方向上抗冲性有所增强,在时间上随着植被演首...
以氯离子为示踪离子,以41m×5m径流小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原状土柱法,通过拟合穿透曲线估计了氯离子在坡地土壤中的迁移参数,并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理论分析了溶质迁移参数在坡面的空间变异特...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分析了坡面侵蚀过程中跌坑产生与发育的机理,阐明了朔源侵蚀、边壁崩塌和细沟下切侵蚀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各放水流量下坡面产沙及细沟径流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坡面产沙量与细沟面积比例和流...
小流域土壤流失特征不仅反映了流域的土地利用和管理状况,而且对其下游水体环境和水利设施安全具有深刻的影响。1999—2000年间以紫色土区3个具有不同集水面积、物理特征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小...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子午岭次生林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性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pH值、脲酶、蔗糖酶...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以往的研究结论进行综合分析 ,在比较土壤侵蚀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 ,对这些典型地区土壤侵蚀的共性与特点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影响因素有降...
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以土壤退化为核心的环境退化形势严峻.揭示土壤退化过程和退化机理,是认识喀斯特这个特殊环境的土地生态系统诸多环境退化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选择黔中猫跳河流域上游长顺县广顺乡典型...
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土壤抗水蚀能力动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1938~2000年间研究区域的土壤抗水蚀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估.引入土壤相对抗水蚀能力指标,并采用生态系统...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团聚体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总量:天然草地>灌木林地&...
为了评价农地撂荒对土壤抗侵蚀性的影响,该文以黄土丘陵区自然撂荒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时空互代法,通过原状土冲刷试验对不同撂荒阶段(0~43a)的坡地土壤抗冲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阶段Ⅰ)相比,随...
概述了近10年来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研究方法、评价指标、抗冲性成因、植物根系强化土壤抗冲性机理及黄土高原土壤抗冲性区域分异规律等方面研究进展及进一步需研究的有关问题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塞县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抗冲性和崩解速率特征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抗冲性指标和崩解速率在数值上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表明其抵抗侵蚀能力减弱。不同利用类型0—10c...
在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土壤抗冲性决定着土壤的可蚀性。于2004年5月在黄土高原惟一的次生林区———子午岭林区,通过原状土冲刷实验对不同植被演替阶段下的土...
以黄土丘陵林区 10a径流泥沙观测资料为基础 ,进行土壤抗冲试验 ,分析了林地及其开垦后不同年限土壤的抗冲性能。结果表明 ,林地具有很强的抗冲性能 ,一旦被开垦后 ,随侵蚀年限的增长 ,土壤的抗冲性呈...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种植不同作物的坡耕地土壤抗冲性进行动态测定 ,探讨了坡耕地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和种植不同作物条件下的抗冲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该区保持坡耕地水土、防止流失而合理配置农作物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了植被恢复不同阶段土壤抗冲性特征。结果表明植被恢复缩短了冲刷产沙时间,减少了冲失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抗冲性得到强化,在空间上随着根系发育在土壤剖面垂直方向上抗冲性有所增强,在时间上随着植被演首...
以氯离子为示踪离子,以41m×5m径流小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原状土柱法,通过拟合穿透曲线估计了氯离子在坡地土壤中的迁移参数,并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理论分析了溶质迁移参数在坡面的空间变异特...
通过室内放水冲刷试验,分析了坡面侵蚀过程中跌坑产生与发育的机理,阐明了朔源侵蚀、边壁崩塌和细沟下切侵蚀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了各放水流量下坡面产沙及细沟径流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坡面产沙量与细沟面积比例和流...
小流域土壤流失特征不仅反映了流域的土地利用和管理状况,而且对其下游水体环境和水利设施安全具有深刻的影响。1999—2000年间以紫色土区3个具有不同集水面积、物理特征和土地利用类型的典型小...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子午岭次生林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性质状况,分析土地利用状况与土壤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pH值、脲酶、蔗糖酶...
通过对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以往的研究结论进行综合分析 ,在比较土壤侵蚀相似性和差异性的基础上 ,对这些典型地区土壤侵蚀的共性与特点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黄土高原典型地区土壤侵蚀影响因素有降...
我国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以土壤退化为核心的环境退化形势严峻.揭示土壤退化过程和退化机理,是认识喀斯特这个特殊环境的土地生态系统诸多环境退化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选择黔中猫跳河流域上游长顺县广顺乡典型...
以黄土丘陵区典型小流域纸坊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土壤抗水蚀能力动态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1938~2000年间研究区域的土壤抗水蚀能力进行了动态评估.引入土壤相对抗水蚀能力指标,并采用生态系统...
在宁夏固原上黄试验区,对灌木林地、农地、天然草地、果园和人工草地5种土壤的团粒结构和微团聚体结构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团聚体总量:天然草地>灌木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