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1982~2002年的统计和普查资料、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及TM影像,对上黄试区20年的耕地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耕地变化态势表现为耕地面积总量减少,耕地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坡耕地转为林地和草地,耕地质量较好的部分转为经济效益更高的园地。造成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退耕还林还草和经济利益驱动等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种植不同作物的坡耕地土壤抗冲性进行动态测定 ,探讨了坡耕地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和种植不同作物条件下的抗冲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该区保持坡耕地水土、防止流失而合理配置农作物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黄土丘陵第一副区山坡地土壤肥力与生产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表明由于长期土壤侵蚀的影响,该区山坡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虽然全磷和全钾含量相对较丰富,但其有效性不高,土壤水...
通过对3种草本、3种灌木、3种乔木植被类型的小区径流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减少径流损失作用而言,灌木作用最为明显,草本次之,乔木最差;就减少土壤侵蚀作用而言,灌木作用最为明显,乔木次之,草本最差;草...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2006年调查和监测资料,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将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可能影响农业生态安全态势变化的各因子,探讨农业生态安...
在分析农地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农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概括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农地承载力是动态变化的,改变农地所处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可以拓展其承载力;从系统耦合,开放条件,农地制度,...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雨季、旱季缓坡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坡位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雨季、旱季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相同 ,但浅层 (10~ 30 cm...
退耕还林(草)是黄土高原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深入,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也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对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影响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生态...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是调和自然和人类的关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控制严重的土壤侵蚀并改善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建设秀美山...
该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试验站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实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川地、坡地、梯田不同类型农地养分循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川地、坡地、梯田与农民习惯施肥水平相类似的处理,年养分盈亏量分别是...
通过对长武王东沟村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及经济收入的详细调查,揭示了2007年王东沟小流域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现状、1998-2007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和投入产出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等...
针对黄土丘陵区山坡道路侵蚀问题,提出了以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相结合的山坡道路防蚀工程配置方案、布设原则等,包括工程措施中路面起拱,路边布设蓄水池、蓄水窑窖和截水沟等配置方案和路面种草的草种选择。多年野外...
应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 ,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数字影像进行人 机交互的屏幕解译 ,得到 1990年、2 0 0 0年的土地利用 /覆盖数字地图 ,以及面积统计结果 .分析表明 ,近 10年来该地...
10年科技攻关,王东沟小流域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历史上以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七五”时以种植业、副业为主的二元结构,现已发展到种植业、果业、工副业三元结构。农村产...
根据陕西省1990—2010年的耕地统计资料,研究耕地利用现状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耕地资源与14个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年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农村就业结构变化、基本农田种植结构及种植方式的改变、后续产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非...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种植不同作物的坡耕地土壤抗冲性进行动态测定 ,探讨了坡耕地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和种植不同作物条件下的抗冲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该区保持坡耕地水土、防止流失而合理配置农作物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黄土丘陵第一副区山坡地土壤肥力与生产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表明由于长期土壤侵蚀的影响,该区山坡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虽然全磷和全钾含量相对较丰富,但其有效性不高,土壤水...
通过对3种草本、3种灌木、3种乔木植被类型的小区径流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减少径流损失作用而言,灌木作用最为明显,草本次之,乔木最差;就减少土壤侵蚀作用而言,灌木作用最为明显,乔木次之,草本最差;草...
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2006年调查和监测资料,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将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相结合,分析可能影响农业生态安全态势变化的各因子,探讨农业生态安...
在分析农地承载力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农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众多,概括为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农地承载力是动态变化的,改变农地所处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可以拓展其承载力;从系统耦合,开放条件,农地制度,...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雨季、旱季缓坡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以及坡位对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雨季、旱季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趋势相同 ,但浅层 (10~ 30 cm...
退耕还林(草)是黄土高原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的重要措施之一。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的深入,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也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对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影响下的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生态...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农业建设的目标是调和自然和人类的关系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导致土壤侵蚀的主要因素 ,控制严重的土壤侵蚀并改善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是建设秀美山...
该文以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安塞试验站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的实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定量研究川地、坡地、梯田不同类型农地养分循环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川地、坡地、梯田与农民习惯施肥水平相类似的处理,年养分盈亏量分别是...
通过对长武王东沟村农户土地利用结构及经济收入的详细调查,揭示了2007年王东沟小流域不同收入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结构现状、1998-2007年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产业结构和投入产出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等...
针对黄土丘陵区山坡道路侵蚀问题,提出了以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相结合的山坡道路防蚀工程配置方案、布设原则等,包括工程措施中路面起拱,路边布设蓄水池、蓄水窑窖和截水沟等配置方案和路面种草的草种选择。多年野外...
应用遥感与GIS相结合的方法 ,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数字影像进行人 机交互的屏幕解译 ,得到 1990年、2 0 0 0年的土地利用 /覆盖数字地图 ,以及面积统计结果 .分析表明 ,近 10年来该地...
10年科技攻关,王东沟小流域产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历史上以种植业为主的一元结构,发展到“七五”时以种植业、副业为主的二元结构,现已发展到种植业、果业、工副业三元结构。农村产...
根据陕西省1990—2010年的耕地统计资料,研究耕地利用现状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耕地资源与14个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年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
以陕西省吴起县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农村就业结构变化、基本农田种植结构及种植方式的改变、后续产业的发展与农民收入和农村经济进行相关性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非...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种植不同作物的坡耕地土壤抗冲性进行动态测定 ,探讨了坡耕地在作物不同生长时期和种植不同作物条件下的抗冲性特征及影响因素 ,为该区保持坡耕地水土、防止流失而合理配置农作物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调查研究,分析了黄土丘陵第一副区山坡地土壤肥力与生产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表明由于长期土壤侵蚀的影响,该区山坡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低,虽然全磷和全钾含量相对较丰富,但其有效性不高,土壤水...
通过对3种草本、3种灌木、3种乔木植被类型的小区径流资料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减少径流损失作用而言,灌木作用最为明显,草本次之,乔木最差;就减少土壤侵蚀作用而言,灌木作用最为明显,乔木次之,草本最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