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河流域水土保持面积从1959年的1万1593hm2增加到1996年的5万5338hm2,占流域面积的28.90%。年径流量、常水径流量与年份和各类水土保持措施之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年径流量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常水流量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关系很弱;偏关河流域小型蒸发器测定的蒸发量与年份呈显著负相关,但径流和泥沙变化并没有增加,说明水土保持是引起径流量和泥沙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洪水径流量、年输沙量和洪水输沙量变化一致,与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和有效降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通过总结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黄河下游流量和输沙过程的实测资料,对流量过程中的相对变差给出了波动比的量化指标,并分析了此指标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原型河道中流量波动比在0.6左右...
近20年来,嘉陵江流域输沙量明显减少,其变化将对长江三峡库区水沙运动以及泥沙冲淤变化等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嘉陵江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年降水量、河道径流量和输沙量的...
在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的黄洞水库中取得沉积物柱芯,对其样品做了210pb和137Cs比活度分析、粒度分析和孢粉及炭屑分析,并收集了这一水库邻近气象站的降水数据,计算了1960年以来的年降水量、夏季(6-...
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必将对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其流域尺度的水文效应对理解生态环境响应尤其重要。通过对延安燕沟流域1998-2010年的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及其流域水沙变化过程耦合分析表明...
不同水利、水保措施减沙水代价研究 ,对于评价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应和解决流域水沙问题 ,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渭河流域梯田、造林、种草和坝地等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措施、洪水期和年均灌溉及水库等水利措...
采用延河甘谷驿水文站控制区1965-2002年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与以往以年代为基准期的分段方法不同,本研究根据河流含沙量距平累计值变化特征,把延河水沙变化...
以建立一种科学的较简单的评价方法为目的,以延河流域水文站20世纪50-80年代30余年降水、径流、水土保持主体措施面积(梯田、造林、种草、淤堤坝)资料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流域雨...
对松花江流域主要水文站输沙量变化的分析表明:51年来,嫩江除1998年发生洪水外其余年份输沙量变化不大,第二松花江输沙量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松花江干流输沙量也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松花江整个流域在197...
水利水保措施的水沙效应评价方法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揭示水土保持和水利措施减少径流和泥沙综合特征的指标,提出了能明确反映水利、水保措施减少单位泥沙量时减少的径流量的减沙水代价(RRS)概念。RRS...
植被保水效益是黄土高原地区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将环境因子的异质性忽略,在环境均质的假设下进行小尺度的试验研究。本文基于GIS技术,综合考虑土壤、地形等因子,分析了黄土高原泾河流域的植被保水效益及...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区,根据流域2004-2008年77场典型降雨径流观测资料,研究流域次降雨径流与产沙特征.结果表明:77场降雨中,以25.0~49.9 mm和50.0~100.0 mm的降...
针对京津水源区传统水土流失治理指导思想和治理模式只注重治理区生态经济效益,忽视减沙同时大量减水加剧上下游用水矛盾的问题,以承德市丰宁县达袋沟小流域不同治理措施定位试验结果,结合典型治理区坡面措施调查,...
雨水资源是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农田生产的主要水源。该区域年均雨水(443mm)总量2757亿m3,是当前年地表水和地下水用量的9.2倍。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失多变”,水土流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针对国家对土壤侵蚀防治对策基础理论的迫切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重大问题,选择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区、西北黄土高...
降水是河流径流来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通过选择相似降水年组比较河流水沙变化,可以更好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采用1954年到1996年北洛河状头水文站实测资料,根据年份差大于5年,年...
通过总结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黄河下游流量和输沙过程的实测资料,对流量过程中的相对变差给出了波动比的量化指标,并分析了此指标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原型河道中流量波动比在0.6左右...
近20年来,嘉陵江流域输沙量明显减少,其变化将对长江三峡库区水沙运动以及泥沙冲淤变化等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嘉陵江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年降水量、河道径流量和输沙量的...
在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的黄洞水库中取得沉积物柱芯,对其样品做了210pb和137Cs比活度分析、粒度分析和孢粉及炭屑分析,并收集了这一水库邻近气象站的降水数据,计算了1960年以来的年降水量、夏季(6-...
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生态恢复必将对水土流失区的生态环境产生深刻影响,其流域尺度的水文效应对理解生态环境响应尤其重要。通过对延安燕沟流域1998-2010年的生态系统恢复进程及其流域水沙变化过程耦合分析表明...
不同水利、水保措施减沙水代价研究 ,对于评价水利、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应和解决流域水沙问题 ,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渭河流域梯田、造林、种草和坝地等坡面和沟道水土保持措施、洪水期和年均灌溉及水库等水利措...
采用延河甘谷驿水文站控制区1965-2002年降水量、径流量和输沙量资料,分析了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与以往以年代为基准期的分段方法不同,本研究根据河流含沙量距平累计值变化特征,把延河水沙变化...
以建立一种科学的较简单的评价方法为目的,以延河流域水文站20世纪50-80年代30余年降水、径流、水土保持主体措施面积(梯田、造林、种草、淤堤坝)资料为基础,运用相关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建立了流域雨...
对松花江流域主要水文站输沙量变化的分析表明:51年来,嫩江除1998年发生洪水外其余年份输沙量变化不大,第二松花江输沙量表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松花江干流输沙量也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松花江整个流域在197...
水利水保措施的水沙效应评价方法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揭示水土保持和水利措施减少径流和泥沙综合特征的指标,提出了能明确反映水利、水保措施减少单位泥沙量时减少的径流量的减沙水代价(RRS)概念。RRS...
植被保水效益是黄土高原地区研究的热点,以往的研究往往将环境因子的异质性忽略,在环境均质的假设下进行小尺度的试验研究。本文基于GIS技术,综合考虑土壤、地形等因子,分析了黄土高原泾河流域的植被保水效益及...
以武陵山区女儿寨小流域为研究区,根据流域2004-2008年77场典型降雨径流观测资料,研究流域次降雨径流与产沙特征.结果表明:77场降雨中,以25.0~49.9 mm和50.0~100.0 mm的降...
针对京津水源区传统水土流失治理指导思想和治理模式只注重治理区生态经济效益,忽视减沙同时大量减水加剧上下游用水矛盾的问题,以承德市丰宁县达袋沟小流域不同治理措施定位试验结果,结合典型治理区坡面措施调查,...
雨水资源是西北黄土高原旱作区农田生产的主要水源。该区域年均雨水(443mm)总量2757亿m3,是当前年地表水和地下水用量的9.2倍。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失多变”,水土流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中国主要水蚀区土壤侵蚀过程与调控研究"针对国家对土壤侵蚀防治对策基础理论的迫切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重大问题,选择东北黑土漫岗丘陵区、西北黄土高...
降水是河流径流来源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动力,通过选择相似降水年组比较河流水沙变化,可以更好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河流水沙变化的影响。采用1954年到1996年北洛河状头水文站实测资料,根据年份差大于5年,年...
通过总结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研究的相关成果,结合黄河下游流量和输沙过程的实测资料,对流量过程中的相对变差给出了波动比的量化指标,并分析了此指标对黄河下游输沙效率的影响,发现原型河道中流量波动比在0.6左右...
近20年来,嘉陵江流域输沙量明显减少,其变化将对长江三峡库区水沙运动以及泥沙冲淤变化等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嘉陵江控制水文站实测水沙资料,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嘉陵江流域年降水量、河道径流量和输沙量的...
在广东省东南部惠州市的黄洞水库中取得沉积物柱芯,对其样品做了210pb和137Cs比活度分析、粒度分析和孢粉及炭屑分析,并收集了这一水库邻近气象站的降水数据,计算了1960年以来的年降水量、夏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