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人居环境关注的宽度与深度发展之下,居住区规划正在向注重社会生活质量的社区规划转变.在中国,社区存在概念不清,边界不明的问题,亟须从生活空间视角,对社区的概念和空间进行重构.在梳理了国内外社区建设模式、生活空间、生活圈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清河地区为案例,采用GPS数据和活动日志数据,基于个体行为方法,依照功能和可达性两个维度提出日常生活圈的基本概念;并运用Alpha-shape方法,选择18个社区进行社区生活圈的实证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较之以往居住小区,社区生活圈更能反映居民真实生活空间.研究还证明,Alpha-shape方法较之传统方法在测度生活圈方面更具优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91-92
在郊区化和休闲大众化的背景下,休闲成为衡量郊区生活方式、提升郊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侧面。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将居民划分为单身、新婚、满巢Ⅰ、满巢Ⅱ和空巢5个阶段,通过对2012年北京市上地-清河...
在千余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4个不同居住—就业空间结构样本区进行了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样本区居民的通勤距离、时间、效率等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公共交通是北京市居民通勤的主要方式;随着通勤距离的增加,...
目的 社会风险知觉是社会、文化和道德的共同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的关注点都将有所差异.本研究通过揭示困扰北京市居民的各类社会风险事件,了解不同人群的风险知觉差异,从而为社会风险管理提供科学...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直接反映其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状况及生活质量,从而得到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转型、快速城市化等背景下,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城市社区无论在社会构...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环境与生活满意度的变化趋势.方法 2006年选择奥运会举办地亚运村社区1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641份.同时对333名暂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
目的 调查北京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所服务辖区共10 000名居民进行问卷...
P(論文)"1.生活環境の物的面すなわち簡易水道,電話設置,ゴミ焼却,道路の舗装,集団検診など高率をしめ,自然環境は良く空気は澄み,公害のない,静かな町で快適な暮しがなされている.2.単身者世帯は,全...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居民居住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状态受到当代社会科技快速更新、经济全面发展以及信息化广泛拓展等要素的影响,在多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满足核心家庭需要的小户型、偏好...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常住居民健康行为的变化状况,估计奥运会对举办地居民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选择亚运村社区的600户常住居民中的15周岁以上居民共计1765人作为队列...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况及变化趋势,初步评估奥运会对举办地居民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选择自2000年起居住在亚运村社区的常住居民600户,15周岁以上1...
通过对北京一个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田野调查,基于本土居民适应的视角,讨论分析了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在共居状态下日常交往的内容与层次,并进一步阐述了外来移民对本土居民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社区认同的影响.研...
利用2000年的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和1982年的第3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研究了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对比1982年的情况,2000年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的...
目的 发现并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分析并提出社区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为制订社区卫生服务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有资料收集和专项调查的方式收集社区健康相关资料.结果 北京市某社区人口63...
对距离的认知是人类建立认知空间框架的重要基础.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认知距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从数量认知距离与实际认知距离两种分析角度来分析这一概念.通过分别利用定义一元线性回归.与采用多维标...
文章针对中国大城市周边涌现的巨型居住社区现象,基于居民日常活动和出行调研数据,利用GIS软件时巨型社区居民出行的时空路径和活动分布进行刻画,总结出郊区巨型社区居民的工作、购物、休闲活动空间特征和整体活...
在郊区化和休闲大众化的背景下,休闲成为衡量郊区生活方式、提升郊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侧面。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将居民划分为单身、新婚、满巢Ⅰ、满巢Ⅱ和空巢5个阶段,通过对2012年北京市上地-清河...
在千余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4个不同居住—就业空间结构样本区进行了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样本区居民的通勤距离、时间、效率等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公共交通是北京市居民通勤的主要方式;随着通勤距离的增加,...
目的 社会风险知觉是社会、文化和道德的共同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的关注点都将有所差异.本研究通过揭示困扰北京市居民的各类社会风险事件,了解不同人群的风险知觉差异,从而为社会风险管理提供科学...
居民日常活动空间直接反映其对城市空间的利用状况及生活质量,从而得到地理学、规划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关注。中国城市在市场化转型、快速城市化等背景下,社会阶层分化与居住空间分异日益明显,城市社区无论在社会构...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环境与生活满意度的变化趋势.方法 2006年选择奥运会举办地亚运村社区1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641份.同时对333名暂住居民进行横断面调查....
目的 调查北京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北京市16个区县每个区县抽取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所服务辖区共10 000名居民进行问卷...
P(論文)"1.生活環境の物的面すなわち簡易水道,電話設置,ゴミ焼却,道路の舗装,集団検診など高率をしめ,自然環境は良く空気は澄み,公害のない,静かな町で快適な暮しがなされている.2.単身者世帯は,全...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居民居住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状态受到当代社会科技快速更新、经济全面发展以及信息化广泛拓展等要素的影响,在多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满足核心家庭需要的小户型、偏好...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常住居民健康行为的变化状况,估计奥运会对举办地居民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选择亚运村社区的600户常住居民中的15周岁以上居民共计1765人作为队列...
目的 了解北京市亚运村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现况及变化趋势,初步评估奥运会对举办地居民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选择自2000年起居住在亚运村社区的常住居民600户,15周岁以上1...
通过对北京一个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田野调查,基于本土居民适应的视角,讨论分析了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在共居状态下日常交往的内容与层次,并进一步阐述了外来移民对本土居民的家庭生活、社会交往以及社区认同的影响.研...
利用2000年的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和1982年的第3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研究了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对比1982年的情况,2000年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的...
目的 发现并确定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及危险因素,分析并提出社区需要优先解决的卫生问题,为制订社区卫生服务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有资料收集和专项调查的方式收集社区健康相关资料.结果 北京市某社区人口63...
对距离的认知是人类建立认知空间框架的重要基础.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认知距离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从数量认知距离与实际认知距离两种分析角度来分析这一概念.通过分别利用定义一元线性回归.与采用多维标...
文章针对中国大城市周边涌现的巨型居住社区现象,基于居民日常活动和出行调研数据,利用GIS软件时巨型社区居民出行的时空路径和活动分布进行刻画,总结出郊区巨型社区居民的工作、购物、休闲活动空间特征和整体活...
在郊区化和休闲大众化的背景下,休闲成为衡量郊区生活方式、提升郊区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侧面。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将居民划分为单身、新婚、满巢Ⅰ、满巢Ⅱ和空巢5个阶段,通过对2012年北京市上地-清河...
在千余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4个不同居住—就业空间结构样本区进行了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样本区居民的通勤距离、时间、效率等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公共交通是北京市居民通勤的主要方式;随着通勤距离的增加,...
目的 社会风险知觉是社会、文化和道德的共同产物,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人们的关注点都将有所差异.本研究通过揭示困扰北京市居民的各类社会风险事件,了解不同人群的风险知觉差异,从而为社会风险管理提供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