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运用地质学、地球化学、煤岩学,矿物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和仪器中子活化(INAA)等测试手段,对新疆焉耆盆地侏罗系煤中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分析了侏罗纪的成煤环境.论文分析了研究区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特征,Nb、Ni、P、U、V、Ti、Cr、Sr等元素明显富集,其中P、V、Ti富集特别明显;而As、Bi、Sb、Zn、Mn、Hg、Be等元素则有所亏损;微量元素一般呈现愈向盆地内部,元素Nb、Ti、Cr、等的富集程度都有所降低的特征;垂向上从八道湾组到西山窑组,元素Sr、Ba、Na、Ca、K等含量有所上升,而Cr、Mn、V、Ni等则有所下降,微量元素在煤层的顶底板和夹矸比较富集.确定了微量元素与灰分及硫化物、重矿物、磷酸盐和粘土矿物的亲和性,定性地研究了一些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煤中稀土元素含量平均为98.51ppm,LREE相对富集,HREE相对亏损.具有普遍的Eu负异常,物质来源与酸性母岩有关.稀土元素主要赋存于粘土矿物中.利用煤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变化特点,从八道湾组到西山窑组,元素B及Sr/Ba、R/K、V/Ni等比值有所升高;Sr、Ba、Na、Ca、K等元素含量有所上升,Cr、Mn、V、Ni等元素则有所下降;西山窑组地层中有粗碎屑出现,颜色开始出现杂色.可以说明焉耆盆地侏罗系从八道湾组到西山窑组,水体古盐度逐渐增大,由淡水向微咸水过渡,古气候由潮湿逐渐向干旱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