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旨在对18世纪来华耶稣会士代表人物钱德明(Joseph-Marie Amiot,1718-1793)进行综合性研究,在接受研究框架内突出语境研究、翻译研究和形象研究,重点梳理钱德明的著作、翻译以及他在与西方学者交流活动中的互动角色,进而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对其定位。本研究以钱德明的复杂文化身份为中心,通过考察他对耶稣会传统的继承,自我身份在与他者接触过程中的变化,以及他多样性的文化身份对著译作品的影响,从而廓清他塑造的中国形象的内在意义。<br> 第一章在回顾中法文化交流基本情况以及耶稣会在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中所起作用的基础上,对钱德明的生平和文化活动进行总体研究,勾勒他的通讯网络,梳理他的主要著译工作。<br> 第二章从历史、孔子和音乐三方面研究钱德明的著述。钱德明的中国历史观与其主流耶稣会士身份紧密相联,他在继承本会传统的基础上,将中国历史纪元研究推到了新的高度。在塑造孔子形象时,钱德明受到本会传统话语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将从耶稣会的历史传统和“礼仪之争”的大背景来考察其笔下的孔子形象。最后将讨论钱德明与中国音乐的关系,梳理他在对中国音乐问题上自身态度的发展变化,并探讨发生此种变化的内在原因。<br> 第三章研究钱德明的翻译作品《御制盛京赋》和《中国兵法》。通过文本研究,文章希望廓清作为译者的钱德明在进行异文化因素移植时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相应翻译策略,从而剖析翻译媒介者在文化交流中所起的作用。<br> 第四章讨论钱德明与欧洲学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他和贝尔坦(H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