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一组具有全国代表性的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对目前中国农村党支部选举和"两委"分工状况进行了描述分析,并定量研究了"压力型体制"下影响村"两委"之间权力分配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农村村庄的权力分配格局实际上是乡镇政府、普通村民以及村"两委"等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乡镇党委、政府对村干部的工作压力越高,权力越倾向于向村党支部集中;村民的集体上访越多,村"两委"之间的权力就越平衡。本研究旨在揭示"压力型体制"下村"两委"之间权力分配的主要制度动因、面临的结构性矛盾以及下一步的改革方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ARTICLE571-8
集中居住往往被认为是在中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下既不影响粮食安全又能为工业化供给土地的一种有效途径,由此,集中居住工程便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地展开。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地方政府实施集...
本文在西部甲省20个县(5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对农村基层学区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事权力的配置与教师激励机制存在密切关系.由县教育局任命学区校长、并且由...
基于民政部全国村民自治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对我国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投票参与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家庭在村中的相对经济地位越高、内部政治效能越强,村民越会参与投票;除了初中文化水平...
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经是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
利用2005年农村流动劳动力调查数据,运用togit模型,考察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已婚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而受教育程度对跨省流动概率的影响呈倒U型,即受教育程度...
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决策及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这种合理化的评价一直是乡村地理学与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探讨乡村产业结构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产值结构指标、劳动...
新一轮林改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农户共同制定林改方案的权利。不同村庄的农户对该赋权政策做出何种反应,显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8省257个村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村庄农户共同制定的林改方案的特征进...
首先分析产权关系对乡村空间的影响,指出产权界定清晰程度、产权流转程度、产权单元规模对乡村空间的效率、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根据产权特征对乡村居民进行分类,指出16类人群的成因、特征及诉求和发展趋势.接...
户籍制度曾经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巨大障碍,近年对其进行的改革促进了大量永久移民的形成,这是得到公认的。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缺乏研究,而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部分。在1998年中央政...
农村进城务工妇女作为劳动力流动大军中的另一个主力军,无论对流入地还是流出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在迁移方面有较大差异.以河南省罗山县X村为例,通过问卷调...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村的社会资本状况,认为经济能人、宗族和宗教势力等传统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是双重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引导和约束;目前在部分农村地区重新蔓延的黑恶势力的增长,是对村民自治提出的严峻挑...
利用1980-2007年数据,通过计算基尼系数、省区区位商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变化.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
金融作为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归根结底是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金融供给,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变迁,表现为乡土培育的信任和礼法维持的信任逐渐瓦解,社会意...
基于2000-2008年省级单元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来自区域、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农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双...
对包括民工在内的各类乡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城市民工需求年轻化导致三个后果.首先导致青年民工的供不应求,从而在乡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其次,导致乡村现有中年剩余...
集中居住往往被认为是在中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下既不影响粮食安全又能为工业化供给土地的一种有效途径,由此,集中居住工程便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地展开。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地方政府实施集...
本文在西部甲省20个县(5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对农村基层学区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事权力的配置与教师激励机制存在密切关系.由县教育局任命学区校长、并且由...
基于民政部全国村民自治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对我国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投票参与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家庭在村中的相对经济地位越高、内部政治效能越强,村民越会参与投票;除了初中文化水平...
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曾经是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而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这种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成为许...
利用2005年农村流动劳动力调查数据,运用togit模型,考察了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已婚的农村劳动力更倾向于跨省流动,而受教育程度对跨省流动概率的影响呈倒U型,即受教育程度...
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决策及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这种合理化的评价一直是乡村地理学与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探讨乡村产业结构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产值结构指标、劳动...
新一轮林改政策最显著的特征是赋予农户共同制定林改方案的权利。不同村庄的农户对该赋权政策做出何种反应,显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8省257个村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村庄农户共同制定的林改方案的特征进...
首先分析产权关系对乡村空间的影响,指出产权界定清晰程度、产权流转程度、产权单元规模对乡村空间的效率、品质产生重要影响.其次根据产权特征对乡村居民进行分类,指出16类人群的成因、特征及诉求和发展趋势.接...
户籍制度曾经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巨大障碍,近年对其进行的改革促进了大量永久移民的形成,这是得到公认的。但是,户籍制度改革对短期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则缺乏研究,而这也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部分。在1998年中央政...
农村进城务工妇女作为劳动力流动大军中的另一个主力军,无论对流入地还是流出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极大的影响.但是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男性和女性劳动力在迁移方面有较大差异.以河南省罗山县X村为例,通过问卷调...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农村的社会资本状况,认为经济能人、宗族和宗教势力等传统社会资本对村民自治的影响是双重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引导和约束;目前在部分农村地区重新蔓延的黑恶势力的增长,是对村民自治提出的严峻挑...
利用1980-2007年数据,通过计算基尼系数、省区区位商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的变化趋势,探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地理格局的变化.研究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劳...
金融作为存在于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活动,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约束。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归根结底是农户和乡镇企业的金融供给,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金融发展环境的变迁,表现为乡土培育的信任和礼法维持的信任逐渐瓦解,社会意...
基于2000-2008年省级单元的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探讨来自区域、城镇和农村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的作用机制,认为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受到农村自身社会经济发展和城镇社会经济发展的双...
对包括民工在内的各类乡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城市民工需求年轻化导致三个后果.首先导致青年民工的供不应求,从而在乡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出现了全国性的民工荒;其次,导致乡村现有中年剩余...
集中居住往往被认为是在中国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下既不影响粮食安全又能为工业化供给土地的一种有效途径,由此,集中居住工程便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地展开。然而,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地方政府实施集...
本文在西部甲省20个县(50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对农村基层学区的人事管理体制和教师激励机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人事权力的配置与教师激励机制存在密切关系.由县教育局任命学区校长、并且由...
基于民政部全国村民自治抽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发展对我国村民在村委会选举中投票参与的影响,得到如下主要结论:第一,家庭在村中的相对经济地位越高、内部政治效能越强,村民越会参与投票;除了初中文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