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得到实时的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组成和日变化特征,2006年夏季在广州市区内高约55m的楼顶采用在线的气相色谱仪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观测.结果表明,影响城市VOC含量的物种以及对臭氧生成有重要贡献的典型物种的日变化存在不同的特征.烷烃类和烯烃类物种出现早晚高峰值,估计主要与机动车排放有关,芳香烃除了与交通排放有关,还受到溶剂挥发的影响,早晨的峰值晚于交通高峰时间.异戊二烯在正午时间出现一天的单峰值,主要来自于天然源排放.乙苯和间对二甲苯的比值被用来表征采样点上气团光化学反应的进程,通常情况下,广州市区点气团经历的光化学进程越久,臭氧浓度越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154-622
根据臭氧、气象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1996-7-5日至8-3日西宁(36°44′N,101°45′E,海拔高度 2296 m)上空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变化与气象要素之...
多くの開発途上国が直面するのが大気汚染である。これを低減するために緑地を用いた適応的対策への指針を与えることが本研究の課題である。このために北方生物圏フィールド科学センター(FSC)札幌研究林実験苗畑...
首次在位于渤海海峡中部的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连续采集大流量 PM2.5样品,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6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包括质量浓度、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等。结...
通过对黑龙江龙凤山和青海瓦里关Brewer地基臭氧总量的长期观测资料以及与观测时段对应的全球NCEP R1系列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龙凤山和瓦里关臭氧总量观测值有时存在剧烈的逐日变化,对这...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北京市2010年6-8月逐日的臭氧前体物控制区进行5种类型的划分,使用各类控制区在研究期间出现的频率表征北京夏季臭氧控制区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从北京...
为估算重庆市夏秋季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O3和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利用在线GC-MS/FID在2015年8月22日-9月23日对重庆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时观测...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和高阶去耦合直接技术(HDDM-3D),对天津市2014年7月的臭氧(O3)污染进行模拟,分析臭氧生成的前体物控制区分布规律,量化天津市及周边地区排放的影响.研究...
利用三维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AMx模拟京、津地区对流层大气光化学过程.运用臭氧源识别技术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污染源排放对北京市城近郊区臭氧浓度的影响,并统计分析这一地区的臭氧来源构成.结果表明,北京市...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AMx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2009年11月臭氧浓度演变过程,运用臭氧源识别技术(OSAT)对其中两个典型的光化学污染日进行臭氧来源识别,并与清洁日的情况做对照分析.结...
台中地區終年日照充足且雨量少,加上近年來 人口車輛快速成長,使得臭氧濃度有偏高的現象, 然目前尚無臭氧管制的策略.臭氧形成與氮氧化 物,非甲烷碳氫化合物及日照強度有關,因其光化 反應機制非常複雜,本計...
国内外大量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已给出臭氧(O3)暴露与人群多种健康结局的显著相关性.光化学污染成为我国当前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问题.该文对国内外1990年以来发表的我国O3短期暴露人群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研...
该文根据1998年6~10月上旬在拉萨地区进行的臭氧总量及臭氧垂直廓线的观测结果,并结合同期同纬度其他两个臭氧站数据资料,证实了以拉萨地区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在夏季存在"臭氧低谷&...
采用美国戈达德航天中心的雨云气象卫星臭氧全球网格资料,从中截取中国大陆主体部分(69.375(E~139.375(E、14.5(N~54.5(N)的数据,分析臭氧柱浓度变化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197...
为了更好地理解珠三角臭氧污染特性,使用中尺度气象模型与三维空气质量模型 MM5-CAMx v5.20系统,并调用化学过程分析等模块,基于2004年10月这一典型污染时段,对使用 H2 O2与 HNO3...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源敏感性识别工具DDM-3D分析深圳本地排放源及周边地区排放源对深圳地区臭氧污染形成的敏感性...
根据臭氧、气象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1996-7-5日至8-3日西宁(36°44′N,101°45′E,海拔高度 2296 m)上空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变化与气象要素之...
多くの開発途上国が直面するのが大気汚染である。これを低減するために緑地を用いた適応的対策への指針を与えることが本研究の課題である。このために北方生物圏フィールド科学センター(FSC)札幌研究林実験苗畑...
首次在位于渤海海峡中部的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连续采集大流量 PM2.5样品,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6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包括质量浓度、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等。结...
通过对黑龙江龙凤山和青海瓦里关Brewer地基臭氧总量的长期观测资料以及与观测时段对应的全球NCEP R1系列位势高度再分析资料的统计分析发现,龙凤山和瓦里关臭氧总量观测值有时存在剧烈的逐日变化,对这...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对北京市2010年6-8月逐日的臭氧前体物控制区进行5种类型的划分,使用各类控制区在研究期间出现的频率表征北京夏季臭氧控制区空间分布的总体特征.结果表明,从北京...
为估算重庆市夏秋季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O3和SOA(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利用在线GC-MS/FID在2015年8月22日-9月23日对重庆市区点和郊区点VOCs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实时观测...
利用Models-3/CMAQ模式系统和高阶去耦合直接技术(HDDM-3D),对天津市2014年7月的臭氧(O3)污染进行模拟,分析臭氧生成的前体物控制区分布规律,量化天津市及周边地区排放的影响.研究...
利用三维区域空气质量模式CAMx模拟京、津地区对流层大气光化学过程.运用臭氧源识别技术研究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污染源排放对北京市城近郊区臭氧浓度的影响,并统计分析这一地区的臭氧来源构成.结果表明,北京市...
利用区域空气质量模型CAMx模拟珠江三角洲地区(简称珠三角)2009年11月臭氧浓度演变过程,运用臭氧源识别技术(OSAT)对其中两个典型的光化学污染日进行臭氧来源识别,并与清洁日的情况做对照分析.结...
台中地區終年日照充足且雨量少,加上近年來 人口車輛快速成長,使得臭氧濃度有偏高的現象, 然目前尚無臭氧管制的策略.臭氧形成與氮氧化 物,非甲烷碳氫化合物及日照強度有關,因其光化 反應機制非常複雜,本計...
国内外大量观察性流行病学研究已给出臭氧(O3)暴露与人群多种健康结局的显著相关性.光化学污染成为我国当前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问题.该文对国内外1990年以来发表的我国O3短期暴露人群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研...
该文根据1998年6~10月上旬在拉萨地区进行的臭氧总量及臭氧垂直廓线的观测结果,并结合同期同纬度其他两个臭氧站数据资料,证实了以拉萨地区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在夏季存在"臭氧低谷&...
采用美国戈达德航天中心的雨云气象卫星臭氧全球网格资料,从中截取中国大陆主体部分(69.375(E~139.375(E、14.5(N~54.5(N)的数据,分析臭氧柱浓度变化的统计特性.结果表明,197...
为了更好地理解珠三角臭氧污染特性,使用中尺度气象模型与三维空气质量模型 MM5-CAMx v5.20系统,并调用化学过程分析等模块,基于2004年10月这一典型污染时段,对使用 H2 O2与 HNO3...
利用美国EPA开发的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式CMAQ对2008年8月发生在深圳地区的臭氧污染过程进行模拟,运用源敏感性识别工具DDM-3D分析深圳本地排放源及周边地区排放源对深圳地区臭氧污染形成的敏感性...
根据臭氧、气象探空观测数据,分析了1996-7-5日至8-3日西宁(36°44′N,101°45′E,海拔高度 2296 m)上空对流层臭氧垂直分布变化与气象要素之...
多くの開発途上国が直面するのが大気汚染である。これを低減するために緑地を用いた適応的対策への指針を与えることが本研究の課題である。このために北方生物圏フィールド科学センター(FSC)札幌研究林実験苗畑...
首次在位于渤海海峡中部的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连续采集大流量 PM2.5样品,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6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包括质量浓度、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等。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