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HOBO Onset自动温度记录仪于2001年11月~2002年11月对福建黄岗山东南坡7个地点的气温,间隔15 min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显示:黄岗山年平均气温直减率为0.43℃/100 m;不同月份的直减率有差异,一般来说,冬季小,夏季大,其中12月最小(0.26℃/100 m),9月最大(0 56℃/100 m).平均最高气温沿海拔高度变化并非呈线性关系,表现为中海拔(1600 m)数值最低,而平均最低气温沿海拔高度呈明显线性关系,直减率为0.54℃/100 m.最高温度沿海拔高度变化不明显.月平均的日较差沿着海拔高度变化呈"U"字形,中海拔月平均日较差值最低.日平均气温≥0℃,≥5℃和≥10℃的积温沿海拔高度呈线性关系,直减率几乎相同.≥10℃积温从低海拔至高海拔相差约2000℃,海拔每升高100 m稳定初日至终日,积温日期间隔平均减少7 d左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2251-2556
选取196l-2006年天山山区海拔高于1000 m的17个气象站的月积雪日数、月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分析天山山区季节性积雪年际变化趋势,探讨17个站点在最大雪深出现月份和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积雪日数和...
依据降水随高度变化率和分区连片的原则,将新疆102个气象站划为两种类型6个降水分区.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近似呈线性;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呈近似二次曲线类型....
Altitudinal change in temperatures has a major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s and vegetation a...
对高原地区34 a(1971-2004年)82站共13 883 d的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进行了统计,用REOF方法进行了分区,并讨论了趋势变化,结果表明:①无论年平均气温,还是年...
利用1979-2010年中国东部295个气象站点近30年逐年各月的月平均气温数据,分析气象站站点周围3 km土地覆被变化和相应气温变化,研究中国东部地表土地覆被变化对站点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
温度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在中国近百年温度变化方面,十几年来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这首先表现在建立了若干条全国平均气温序列,而几条丰要序列间的相关系数在0.73~0.97之间.同时,这...
利用中国天山积雪雪崩站干、湿雪雪层内每隔5min一次的10层雪温数据,探讨了一次降雪过程后干、湿雪的雪层温度特征,对比分析了干、湿雪的雪面能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整个冬半年积雪各层...
利用新疆81个基准站气温观测资料使用距平法分析1960年-2009年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发现年平均气温处于逐年上升态势,以1977年为界,之前负距平,之后正距平。最高气温升温幅度不及最低气温,历年平...
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分析是临近预报的基础,是做好北京2008年奥运气象服务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对北京地区暖季(5-9月)发生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4种对流天气当日08时高空探测资料(2002-2005...
利用我国1951-2008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集,进行缺测资料的恢复整理,得到较完整的1961-2008年224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集.在此基础上,采用两种基于正态分布的传统阈值计算的方法(方法1,方法2...
2006年8月,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川、重庆、新疆、内蒙古、江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少明显,华北南部、山东西部、吉林南部、华南南部等地降水比常年偏多,局地因暴雨导致洪涝、山地灾害较重...
中国典型山地无现代冰川作用区冰川平衡线高度的确定对于过去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选取青藏高原边缘17个山体的28个气象站气温与降水数据,采用确定的最大降水带与经验曲线关系法(简称MPC,下同)...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2009-2010年逐日气流72 h后向轨迹按季节进行分类,结合对应时段的PM10、PM2.5和PM1.0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气流输送轨迹对研究区3粒径段气溶胶浓度的影响....
利用中国486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分层聚类和相似分析方法,对中国月、季、半年、年平均气温进行了区划,通过动态分析分层聚类过程中组内和组间平均相关系数的差异指标,为不同季节气...
为深入了解气候变化规律及探讨气候变化原因,根据1900~2002年青岛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103年以来青岛的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百年来,青岛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各季节也是增温趋势,冬季增...
选取196l-2006年天山山区海拔高于1000 m的17个气象站的月积雪日数、月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分析天山山区季节性积雪年际变化趋势,探讨17个站点在最大雪深出现月份和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积雪日数和...
依据降水随高度变化率和分区连片的原则,将新疆102个气象站划为两种类型6个降水分区.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近似呈线性;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呈近似二次曲线类型....
Altitudinal change in temperatures has a major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s and vegetation a...
对高原地区34 a(1971-2004年)82站共13 883 d的逐日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和日最低气温资料进行了统计,用REOF方法进行了分区,并讨论了趋势变化,结果表明:①无论年平均气温,还是年...
利用1979-2010年中国东部295个气象站点近30年逐年各月的月平均气温数据,分析气象站站点周围3 km土地覆被变化和相应气温变化,研究中国东部地表土地覆被变化对站点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近3...
温度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问题,在中国近百年温度变化方面,十几年来已取得了明显进展,这首先表现在建立了若干条全国平均气温序列,而几条丰要序列间的相关系数在0.73~0.97之间.同时,这...
利用中国天山积雪雪崩站干、湿雪雪层内每隔5min一次的10层雪温数据,探讨了一次降雪过程后干、湿雪的雪层温度特征,对比分析了干、湿雪的雪面能量平衡方程中各分量的差异。结果表明:(1)整个冬半年积雪各层...
利用新疆81个基准站气温观测资料使用距平法分析1960年-2009年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发现年平均气温处于逐年上升态势,以1977年为界,之前负距平,之后正距平。最高气温升温幅度不及最低气温,历年平...
对流性天气的气候背景分析是临近预报的基础,是做好北京2008年奥运气象服务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对北京地区暖季(5-9月)发生雷暴、冰雹、暴雨和大风4种对流天气当日08时高空探测资料(2002-2005...
利用我国1951-2008年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集,进行缺测资料的恢复整理,得到较完整的1961-2008年224站逐日最高气温资料集.在此基础上,采用两种基于正态分布的传统阈值计算的方法(方法1,方法2...
2006年8月,全国大部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川、重庆、新疆、内蒙古、江南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偏少明显,华北南部、山东西部、吉林南部、华南南部等地降水比常年偏多,局地因暴雨导致洪涝、山地灾害较重...
中国典型山地无现代冰川作用区冰川平衡线高度的确定对于过去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选取青藏高原边缘17个山体的28个气象站气温与降水数据,采用确定的最大降水带与经验曲线关系法(简称MPC,下同)...
应用聚类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2009-2010年逐日气流72 h后向轨迹按季节进行分类,结合对应时段的PM10、PM2.5和PM1.0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气流输送轨迹对研究区3粒径段气溶胶浓度的影响....
利用中国486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气温观测资料,采用分层聚类和相似分析方法,对中国月、季、半年、年平均气温进行了区划,通过动态分析分层聚类过程中组内和组间平均相关系数的差异指标,为不同季节气...
为深入了解气候变化规律及探讨气候变化原因,根据1900~2002年青岛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了103年以来青岛的气温变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百年来,青岛平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各季节也是增温趋势,冬季增...
选取196l-2006年天山山区海拔高于1000 m的17个气象站的月积雪日数、月最大积雪深度资料,分析天山山区季节性积雪年际变化趋势,探讨17个站点在最大雪深出现月份和海拔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积雪日数和...
依据降水随高度变化率和分区连片的原则,将新疆102个气象站划为两种类型6个降水分区.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近似呈线性;海拔〉2 500m的3个区,降水随海拔变化呈近似二次曲线类型....
Altitudinal change in temperatures has a major effect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s and vegetatio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