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全国有名的干旱、半干旱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约147 mm, 不到全国平均值的1/4, 但暴雨造成的洪水却是新疆的主要灾害之一.随着新疆气候由"暖干"向"暖湿"型的转变, 暴雨出现的频率可能会增加, 暴雨带来的洪涝也有可能比以往更加严重,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新疆暴雨天气的分析研究.本文根据位涡理论, 选取2004年7月18日~20日的一次由中亚低涡造成的盛夏暴雨过程做个例分析, 对位涡与新疆地区降水和暴雨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对流层高层干位涡能较好地反映冷暖空气的活动及天气系统的演变特征, 位涡场比温度场、高度场能更清楚地示踪冷空气,这为研究冷空气的活动,特别是冷空气在触发暴雨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对流层低层湿位涡与降水的强弱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当θe线陡立时, 易导致倾斜涡度发展,出现降水; 当湿位涡MPV<0时, 在θe线陡峭密集区内易出现暴雨.中国科学院资助项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6746-7502
降雨径流的调控利用是缓解黄土高原干旱缺水与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研究区域降雨径流调控利用潜力的定量评价对黄土高原降雨径流合理利用的宏观决策与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为例,将可以调控利用的最大...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降水年际变化很大,而且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增大。为了研究降水量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牦牛粪分解的潜在影响,通过塑料膜覆盖(去除降水)、模拟额外增水(增水量为实际降水量的...
利用华南暴雨试验期间稠密的雨量资料对热带测雨卫星(TRMM)微波成像仪(TMI)频率为85.5 GHz(波长0.35 cm)的测雨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TMI-85.5 GHz亮温分布和一小时雨量分布的...
利用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对1998年6月8~9日香港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进行分析,表明:(1)此次暴雨是冷锋前暖区的对流性降水,期间有3次强降水过程,每次维持时间2~5小时,...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对2008年8月20-21日华北地区的一次高空槽过境造成的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高分辨的WRF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出本次高空槽强降...
2002年8月1日晚北京东北部密云县发生了降雨量达到280.2 mm的局地短历时特大暴雨,并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卫星云图分析表明,它是由一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在北京北部山区停留造成的.TBB图的等值线...
提出用气候信号噪音比的概念来分析500hPa逐日高度场,并建立500hPa高度信号场用来分析我国暴雨发生的气候异常环境.从暴雨发生日当天和前两天的500hPa高度场中提取气候异常信号,发现在中国周围的...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贵州省2005年6月25~26日一次由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引起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在MM5很好地模拟了此次MCS过程及伴随的云物理过程基础上,通过分别降低云贵...
系统性研究东北暴雨将提高对东北灾害性天气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暴雨的全面研究.对我国气象工作者在东北暴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影响东北暴雨的几类主要天气系统,分别为气旋、台风、冷涡,着重...
利用实况资料和NECP资料、雷达资料对陕西省2010年8月18-25日的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形势分析以及物理量场的诊断,寻找此次暴雨特征,以期对提高今后的暴雨预报有所帮助.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发生在良好的大...
研究了西昌发射场特殊地形及地形梯度对其暴雨天气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2004年6月23日暴雨过程属于低涡切变型暴雨,6月27日暴雨过程属于两高辐合型暴雨.利用MM5V3.7进行了多组地形敏感试验,结果...
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分析是揭示土壤水蚀对降水变化响应的基础,为水土保持规划及管理提供依据.利用1951-2008年山东省22个气象站的降雨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计算并分析了...
β中尺度狭窄线状对流系统是造成锋前暖区暴雨的主要角色, 对其结构和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使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 对1998年6月8~9日香港暴雨过程中的β中尺度的狭窄线状雨带进行...
青岛地区边界层风场与温度场垂直分布很特殊,在1500m高度以下风场,近地面层风速较小,300—400m高度风速较大,500m以上风速减小,1000m以上又逐渐增大.温度层结早晚稳定,午后200m以下不...
将1998年5~7月华南暴雨和南海季风科学试验期间香港天文台提供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和香港的每小时天气现象及雨量进行了详细的对照发现,风廓线资料可以揭示出西南季风中和行星边界层中与暴雨相联系的中尺度现象,...
降雨径流的调控利用是缓解黄土高原干旱缺水与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研究区域降雨径流调控利用潜力的定量评价对黄土高原降雨径流合理利用的宏观决策与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为例,将可以调控利用的最大...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降水年际变化很大,而且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增大。为了研究降水量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牦牛粪分解的潜在影响,通过塑料膜覆盖(去除降水)、模拟额外增水(增水量为实际降水量的...
利用华南暴雨试验期间稠密的雨量资料对热带测雨卫星(TRMM)微波成像仪(TMI)频率为85.5 GHz(波长0.35 cm)的测雨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TMI-85.5 GHz亮温分布和一小时雨量分布的...
利用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资料,对1998年6月8~9日香港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进行分析,表明:(1)此次暴雨是冷锋前暖区的对流性降水,期间有3次强降水过程,每次维持时间2~5小时,...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对2008年8月20-21日华北地区的一次高空槽过境造成的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高分辨的WRF模式可以很好地模拟出本次高空槽强降...
2002年8月1日晚北京东北部密云县发生了降雨量达到280.2 mm的局地短历时特大暴雨,并引发了洪水和泥石流.卫星云图分析表明,它是由一个中-β尺度对流系统在北京北部山区停留造成的.TBB图的等值线...
提出用气候信号噪音比的概念来分析500hPa逐日高度场,并建立500hPa高度信号场用来分析我国暴雨发生的气候异常环境.从暴雨发生日当天和前两天的500hPa高度场中提取气候异常信号,发现在中国周围的...
利用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对贵州省2005年6月25~26日一次由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引起的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在MM5很好地模拟了此次MCS过程及伴随的云物理过程基础上,通过分别降低云贵...
系统性研究东北暴雨将提高对东北灾害性天气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对中国暴雨的全面研究.对我国气象工作者在东北暴雨研究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综述,并回顾了影响东北暴雨的几类主要天气系统,分别为气旋、台风、冷涡,着重...
利用实况资料和NECP资料、雷达资料对陕西省2010年8月18-25日的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形势分析以及物理量场的诊断,寻找此次暴雨特征,以期对提高今后的暴雨预报有所帮助.结果表明:该次暴雨发生在良好的大...
研究了西昌发射场特殊地形及地形梯度对其暴雨天气的影响.对比分析表明:2004年6月23日暴雨过程属于低涡切变型暴雨,6月27日暴雨过程属于两高辐合型暴雨.利用MM5V3.7进行了多组地形敏感试验,结果...
降雨侵蚀力变化特征分析是揭示土壤水蚀对降水变化响应的基础,为水土保持规划及管理提供依据.利用1951-2008年山东省22个气象站的降雨资料,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计算并分析了...
β中尺度狭窄线状对流系统是造成锋前暖区暴雨的主要角色, 对其结构和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使用高时空分辨率的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 对1998年6月8~9日香港暴雨过程中的β中尺度的狭窄线状雨带进行...
青岛地区边界层风场与温度场垂直分布很特殊,在1500m高度以下风场,近地面层风速较小,300—400m高度风速较大,500m以上风速减小,1000m以上又逐渐增大.温度层结早晚稳定,午后200m以下不...
将1998年5~7月华南暴雨和南海季风科学试验期间香港天文台提供的风廓线雷达资料和香港的每小时天气现象及雨量进行了详细的对照发现,风廓线资料可以揭示出西南季风中和行星边界层中与暴雨相联系的中尺度现象,...
降雨径流的调控利用是缓解黄土高原干旱缺水与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研究区域降雨径流调控利用潜力的定量评价对黄土高原降雨径流合理利用的宏观决策与规划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土高原为例,将可以调控利用的最大...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降水年际变化很大,而且在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可能进一步增大。为了研究降水量变化对川西北高寒草甸牦牛粪分解的潜在影响,通过塑料膜覆盖(去除降水)、模拟额外增水(增水量为实际降水量的...
利用华南暴雨试验期间稠密的雨量资料对热带测雨卫星(TRMM)微波成像仪(TMI)频率为85.5 GHz(波长0.35 cm)的测雨能力进行了考察.通过TMI-85.5 GHz亮温分布和一小时雨量分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