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地质学家在研究显生宙陆(板)缘造山带或古大陆边缘造山带中所取得的进展:多数巨型造山系经历了多阶段古洋盆形成和消亡,陆块碰撞演化历史;离散大陆边缘多样性;洋盆产出环境和消减迁移多样性.近20年来我国学者加强了造山带三维变形运动学研究,提出了多层次滑脱叠置构造,剖面上、平面上的楔人构造等重要新认识.最后指出中国大陆造山带今后研究热点和展望.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2147-1524
新发现的出露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板块缝合带的布尔根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带,呈北西向展布.主要表现为糜棱岩化的基质中混杂着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蛇绿岩各组分的岩块.基质...
依据石榴石的环带特征反演了南秦岭造山带中压型变质作用的pT轨迹,表明石榴石的环带记录了峰期变质前的温压条件递增过程,其最高温度与最大压力一致,这一过程可能与地壳的持续加厚过程相对应.峰期变质以后即出现...
吕梁运动(1.90~1.70 Ga)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最终稳定固结的造山运动.事实上,在古元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以伸展-裂解构造为主,表现为拗拉谷系发育、非造山岩浆活动(环斑花岗岩、斜长岩、辉长...
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地质学家在研究显生宙陆(板)缘造山带或古大陆边缘造山带中所取得的进展:多数巨型造山系经历了多阶段古洋盆形成和消亡,陆块碰撞演化历史;离散大陆边缘多样性;洋盆产出环...
本文从造山作用的特征标志出发讨论了Sengor造山带定义的缺陷,总结了造山作用的六条特征标志,并给出了造山作用新的定义.该定义包括了造山作用的起因、特征标志和大地构造背景.评述了造山带陆内、陆缘、陆间...
中亚成矿域是我国资源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陆壳增生显著、壳幔作用强烈、陆内改造复杂、成矿类型多样4大特征.中亚成矿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亚造山带增生改造过程中的壳幔作用与大规模成矿机理.国家重点基...
据新测得的41个样品的秦岭中段花岗质岩石锆石U - Pb同位素年龄数据,结合近期发表的秦岭花岗岩年代学和岩石成因的研究资料,将秦岭中段印支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分为早期(248~216 Ma)、中期(215...
造山运动和造山带是应用普遍和影响广泛的两个古老概念,一百多年来随着地球科学的快速发展和板块构造理论出现,情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修订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适应新的认识而又保持原定义的首尾一贯正受到普遍关...
觉罗塔格造山带位于吐哈盆地和中天山地块之间,长期以来,关于该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争论较多,有晚古生代岛弧带、弧后盆地、裂陷槽、古生代陆缘增生带、石炭纪火山岩型被动陆缘等不同认识.基于晚古生代早期觉罗塔...
通过对西昆仑古生代主剪切带和早中生代增生楔杂岩剖面中的组成与构造等特征,西昆仑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两次向南的增生造山作用及其增生楔的组成与构造演化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增生楔杂岩在大陆造山带及其对...
中亚地区分布着数十条不同时代和不同性质的蛇绿岩带,这些形成于早古生代或新元古代的蛇绿岩带由于受后期构造变动的强破坏,只在极少数地点保存良好.尽管出露分散,确定其时代和性质有一定困难,但其仍具极其重要的...
本文根据大量野外考察资料和室内测年数据,通过对晚新生代以来不同时段泥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研究,总结了青藏高原东部及华北地区第四纪泥石流活动的规律.认为晚新生代大规模的泥石流活动始于晚第三纪,晚上新世~...
将大别造山带西段划分为7个二级构造单元 ,从北向南依次为:(1)马畈褶皱带;(2 )凉亭混杂岩带;(3)牢山褶皱带;(4)苏家河滑覆席;(5)熊店-浒湾韧性剪切带; (6)卡房片麻岩穹窿和(7)彭店韧...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已大约投入1400亿美元.学界对“一带一路”战略意义有了充分的讨论,但对其在对外商贸往来中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
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自南向北可分为山麓冲断褶皱带、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冲断褶皱带、独山子-安集海冲断褶皱带3排构造带.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分析,确定了各排构造带生长地层发育...
新发现的出露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板块缝合带的布尔根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带,呈北西向展布.主要表现为糜棱岩化的基质中混杂着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蛇绿岩各组分的岩块.基质...
依据石榴石的环带特征反演了南秦岭造山带中压型变质作用的pT轨迹,表明石榴石的环带记录了峰期变质前的温压条件递增过程,其最高温度与最大压力一致,这一过程可能与地壳的持续加厚过程相对应.峰期变质以后即出现...
吕梁运动(1.90~1.70 Ga)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最终稳定固结的造山运动.事实上,在古元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以伸展-裂解构造为主,表现为拗拉谷系发育、非造山岩浆活动(环斑花岗岩、斜长岩、辉长...
本文简要回顾了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地质学家在研究显生宙陆(板)缘造山带或古大陆边缘造山带中所取得的进展:多数巨型造山系经历了多阶段古洋盆形成和消亡,陆块碰撞演化历史;离散大陆边缘多样性;洋盆产出环...
本文从造山作用的特征标志出发讨论了Sengor造山带定义的缺陷,总结了造山作用的六条特征标志,并给出了造山作用新的定义.该定义包括了造山作用的起因、特征标志和大地构造背景.评述了造山带陆内、陆缘、陆间...
中亚成矿域是我国资源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陆壳增生显著、壳幔作用强烈、陆内改造复杂、成矿类型多样4大特征.中亚成矿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中亚造山带增生改造过程中的壳幔作用与大规模成矿机理.国家重点基...
据新测得的41个样品的秦岭中段花岗质岩石锆石U - Pb同位素年龄数据,结合近期发表的秦岭花岗岩年代学和岩石成因的研究资料,将秦岭中段印支期花岗质岩浆作用分为早期(248~216 Ma)、中期(215...
造山运动和造山带是应用普遍和影响广泛的两个古老概念,一百多年来随着地球科学的快速发展和板块构造理论出现,情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修订这一概念的内涵使之适应新的认识而又保持原定义的首尾一贯正受到普遍关...
觉罗塔格造山带位于吐哈盆地和中天山地块之间,长期以来,关于该造山带的大地构造属性争论较多,有晚古生代岛弧带、弧后盆地、裂陷槽、古生代陆缘增生带、石炭纪火山岩型被动陆缘等不同认识.基于晚古生代早期觉罗塔...
通过对西昆仑古生代主剪切带和早中生代增生楔杂岩剖面中的组成与构造等特征,西昆仑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两次向南的增生造山作用及其增生楔的组成与构造演化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增生楔杂岩在大陆造山带及其对...
中亚地区分布着数十条不同时代和不同性质的蛇绿岩带,这些形成于早古生代或新元古代的蛇绿岩带由于受后期构造变动的强破坏,只在极少数地点保存良好.尽管出露分散,确定其时代和性质有一定困难,但其仍具极其重要的...
本文根据大量野外考察资料和室内测年数据,通过对晚新生代以来不同时段泥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研究,总结了青藏高原东部及华北地区第四纪泥石流活动的规律.认为晚新生代大规模的泥石流活动始于晚第三纪,晚上新世~...
将大别造山带西段划分为7个二级构造单元 ,从北向南依次为:(1)马畈褶皱带;(2 )凉亭混杂岩带;(3)牢山褶皱带;(4)苏家河滑覆席;(5)熊店-浒湾韧性剪切带; (6)卡房片麻岩穹窿和(7)彭店韧...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我国已大约投入1400亿美元.学界对“一带一路”战略意义有了充分的讨论,但对其在对外商贸往来中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利用国家统计局2004年~2013年的数据,实证检验...
新生代以来天山北缘前陆冲断褶皱带自南向北可分为山麓冲断褶皱带、霍尔果斯-玛纳斯-吐谷鲁冲断褶皱带、独山子-安集海冲断褶皱带3排构造带.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地震剖面分析,确定了各排构造带生长地层发育...
新发现的出露于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板块缝合带的布尔根蛇绿混杂岩带位于西伯利亚板块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的结合带,呈北西向展布.主要表现为糜棱岩化的基质中混杂着大小不一、性质各异的蛇绿岩各组分的岩块.基质...
依据石榴石的环带特征反演了南秦岭造山带中压型变质作用的pT轨迹,表明石榴石的环带记录了峰期变质前的温压条件递增过程,其最高温度与最大压力一致,这一过程可能与地壳的持续加厚过程相对应.峰期变质以后即出现...
吕梁运动(1.90~1.70 Ga)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华北克拉通最终稳定固结的造山运动.事实上,在古元古代末期华北克拉通以伸展-裂解构造为主,表现为拗拉谷系发育、非造山岩浆活动(环斑花岗岩、斜长岩、辉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