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8-12-30 ~ 2009-12-25,在深圳市宝安区、罗湖区和盐田区各设置一个采样点采集大气细粒子PM2.5,分析了PM2.5中主要的水溶性离子组分、有机碳和元素碳,同时结合气象条件,对深圳市PM2.5的化学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深圳市PM2.5污染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点,但是SO42-和NH4+的空间差异不大,说明深圳PM2.5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传输特征.OC/EC值自西向东逐渐升高,说明深圳西部地区受一次源排放影响更为显著.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深圳市PM2.5总体污染程度表现为秋冬高、夏春低的特点,各主要组分的质量浓度变化也均有类似的特征.与2004年深圳的类似观测结果比较发现,该地区脱硫措施显著降低了PM2.5中硫酸盐浓度,而机动车尾气对PM2.5的贡献变得更加重要.深圳市环境科研课题项目PubMed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41245-12513
基于深圳大学城站点的PM2.5多年监测数据,对深圳市近年来PM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深圳市采取的主要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2007-2015年深圳大...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得到1986年和2011年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中尺度气候模式WRF/UCM,在较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和城市冠层参数支持下,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作为模式强迫参...
首次在位于渤海海峡中部的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连续采集大流量 PM_(2.5)样品,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6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包括质量浓度、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
利用深圳市2007年全年逐时能见度、PM2.5质量浓度和相对湿度观测数据,在分析大气消光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能见度与PM2.5之间的基本模型关系,着重讨论分析了相对湿度对颗粒物消光影响的常见...
于2009-2010年各季节典型月在成都城区采集了大气PM2.5样品,对PM2.5的质量浓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含碳组分、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成都城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高达(...
2009年1月10日-2月16日,利用在线仪器获得深圳市冬季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和 PM<,1> 主要化学组分的高时间分辨率数据,结合气象条件,对非霾日、霾日的大气污染物和 PM<,1&...
地表温度-植被覆盖间的关系一直是城市热岛研究的热点之一,两者均为描述生态系统特征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深圳市2004年的ETM+影像,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相关的下垫面类型、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等信息,探讨不同...
近年來由於台灣的快速發展,加上土地的開發與自然災害,促使揚塵發生的機率提高。台灣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時常發生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又因台灣地形陡峭、雨量集中導致雨水停留在陸地上之時間很短,再加上東北季...
选取深圳市3个典型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观测及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探讨居住区绿地植物冠层格局特征对微气候的影响.各小区内布设22-26个观测点,以测点周边20 m&#215;20 m范围为...
利用对深圳站1953-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深圳50多年的气候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增温速率达0.34℃/10a,其中夏、秋季增温较大;夜间温度上升较明显;日较差呈下降趋势,秋冬季节...
为研究华北平原细颗粒物(PM2.5)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基于CAREBEIJING-NCP 2014大型观测项目,于2014年夏季在北京城区和河北郊区望都进行了同步观测,分析了两地PM2.5中水溶性离子...
利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2009年以来的PM2.5浓度监测数据、MODIS光学厚度数据和NCEP边界层气象要素数据,对近年来北京地区 PM2.5和边界层内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1年夏...
用统计分析方法,对1984~1988年和1999~2000年间北京市冬季SO2的时空分布及多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1984-1988年间,除定陵点位(清洁对照点)为单峰分布外,北京市...
2011年11月~2012年8月,采用WPS宽范围粒径谱仪在北京地区连续监测10nm~10μm间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并同步记录气象参数.结果表明,颗粒物数浓度均值为25014个/cm3,多呈单峰...
应用原样X射线衍射(XRD)、Raman激光微探针(LRM)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技术,对2008年北京市冬季霾天气、正常天气和降雪后天气中采集到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进行物相和元素分...
基于深圳大学城站点的PM2.5多年监测数据,对深圳市近年来PM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深圳市采取的主要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2007-2015年深圳大...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得到1986年和2011年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中尺度气候模式WRF/UCM,在较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和城市冠层参数支持下,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作为模式强迫参...
首次在位于渤海海峡中部的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连续采集大流量 PM_(2.5)样品,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6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包括质量浓度、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
利用深圳市2007年全年逐时能见度、PM2.5质量浓度和相对湿度观测数据,在分析大气消光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确立了能见度与PM2.5之间的基本模型关系,着重讨论分析了相对湿度对颗粒物消光影响的常见...
于2009-2010年各季节典型月在成都城区采集了大气PM2.5样品,对PM2.5的质量浓度及其主要化学成分(含碳组分、水溶性无机离子和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成都城区PM2.5平均质量浓度高达(...
2009年1月10日-2月16日,利用在线仪器获得深圳市冬季大气中气态污染物和 PM<,1> 主要化学组分的高时间分辨率数据,结合气象条件,对非霾日、霾日的大气污染物和 PM<,1&...
地表温度-植被覆盖间的关系一直是城市热岛研究的热点之一,两者均为描述生态系统特征的重要参数.本文利用深圳市2004年的ETM+影像,基于遥感技术提取相关的下垫面类型、地表温度和植被覆盖等信息,探讨不同...
近年來由於台灣的快速發展,加上土地的開發與自然災害,促使揚塵發生的機率提高。台灣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時常發生地震、颱風等自然災害,又因台灣地形陡峭、雨量集中導致雨水停留在陸地上之時間很短,再加上東北季...
选取深圳市3个典型居住小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实地观测及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探讨居住区绿地植物冠层格局特征对微气候的影响.各小区内布设22-26个观测点,以测点周边20 m&#215;20 m范围为...
利用对深圳站1953-2004年气象资料分析深圳50多年的气候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增温速率达0.34℃/10a,其中夏、秋季增温较大;夜间温度上升较明显;日较差呈下降趋势,秋冬季节...
为研究华北平原细颗粒物(PM2.5)的组成特征及来源,基于CAREBEIJING-NCP 2014大型观测项目,于2014年夏季在北京城区和河北郊区望都进行了同步观测,分析了两地PM2.5中水溶性离子...
利用美国驻中国大使馆2009年以来的PM2.5浓度监测数据、MODIS光学厚度数据和NCEP边界层气象要素数据,对近年来北京地区 PM2.5和边界层内气象要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9—2011年夏...
用统计分析方法,对1984~1988年和1999~2000年间北京市冬季SO2的时空分布及多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1984-1988年间,除定陵点位(清洁对照点)为单峰分布外,北京市...
2011年11月~2012年8月,采用WPS宽范围粒径谱仪在北京地区连续监测10nm~10μm间不同粒径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并同步记录气象参数.结果表明,颗粒物数浓度均值为25014个/cm3,多呈单峰...
应用原样X射线衍射(XRD)、Raman激光微探针(LRM)和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技术,对2008年北京市冬季霾天气、正常天气和降雪后天气中采集到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样品进行物相和元素分...
基于深圳大学城站点的PM2.5多年监测数据,对深圳市近年来PM25浓度及其化学组成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深圳市采取的主要大气污染控制措施的效果并提出了相应建议.结果显示:2007-2015年深圳大...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得到1986年和2011年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中尺度气候模式WRF/UCM,在较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和城市冠层参数支持下,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作为模式强迫参...
首次在位于渤海海峡中部的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监测站连续采集大流量 PM_(2.5)样品,对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期间的65个样品进行了分析,包括质量浓度、有机碳、元素碳、水溶性离子、无机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