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准确地厘清罪因、罪行与刑罚适用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中国1988—2007年20年间纵向,1998、2003、2007年内地31个省市(区)横向的犯罪率数据,同期同地十几项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以及641个最高人民法院示范性案例数据进行交叉印证性考察,应该是比较稳妥的办法。结果证实,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因素对纵向和横向犯罪率的变化均构成显著影响,这种影响又影响着刑事司法——当犯罪数量的增长在较大程度上是社会因素作用的结果时,刑罚资源将适度投入,而非机械地相应增长。这种不均衡背后蕴含着更加深刻的均衡。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ARTICLE2144-15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犯罪现象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时落时涨,前后形成了五次犯罪高峰.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犯罪高峰;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197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
在過去研究犯罪經濟學的理論文獻上,失業率對各犯罪類型的影響為正向關係,但在實証文獻上的研究發現,卻有愈來愈多的証據支持此二個變數間的負向或無關係。為了解釋上述正向與負向間相反的矛盾關係,本篇論文嘗試利...
近年,我国媒体披露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这些冤案在罪刑分布、被告人的社会构成、律师辩护、侦破方式、空间分布以及得以纠正的原因方面都呈现出惊人的规律性.导致冤案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刑讯逼供、违法取...
大陆法系的阶层式犯罪论体系是职权式诉讼模式的必然要求,其最为核心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法官的思维来实现对法官定罪过程的规制。英美法系的对抗式诉讼模式本身便可以有效实现对法官定罪过程的规制,因此,其对犯罪论...
犯罪的对合关系指犯罪行为人及其指向对象互为行为相对人,彼此依存,缺一不可。犯罪的对合关系以对合性、犯罪性和法定性为特征。在实践中,犯罪对合关系可分为彼此俱罪的对合关系和非彼此俱罪的对合关系。在彼此俱罪...
犯罪概念由立法定性 ,司法定量 ,这是世界通例。而我国刑事立法中 ,犯罪概念既定性又定量。它是我国传统治国经验“法不责众”的现代模板 ,实际起着刑法“谦抑原则”的制度保障作用。但 2 0年来的社会实践...
犯罪成立要件是刑法规定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与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在此并无区别,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犯罪成立要件之间是否具有位阶性。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中,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之间具有位阶关系...
科学、理性的理论体系应当是一种体系性、逻辑性思考的结果.在体系性思考中,思考和选择一个恰当的体系起点,是理论体系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以社会危害性为起点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符合中国法治...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将某一结果归咎于某人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意...
在我国实行“以票管税”的传统税收管理体制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国家税收,我国刑法从1995年起设置了发票类罪名体系.仅在表象上看,该体系中的罪名繁琐凌乱,但从学理的视角深入解析,可以发现潜在的规律特点.立...
因果关系问题是刑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一直围绕着"必然性"和"偶然性"、&q...
中国的犯罪论体系正处于转型过程当中,在这样一个学术背景之下,中国与德国的犯罪论体系的比较视角的引入,对于促进这种转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与德国在犯罪论体系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研究德国的犯罪...
“法律是功能性的”,罪刑均衡作为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必然是功能性的。构建法治秩序,特别是刑事法治秩序,必须强调罪刑均衡的功能性蕴涵。罪刑均衡原则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罪刑均衡功能的状态...
本文通过对《法国刑法典》(1810年)与《日本旧刑法》几个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考察中国近代刑法语词的塑造:其基本途径是翻译,原因在于当时日本的法律采取汉文体形式,刑法中存在大量的汉字,法律语词得以直接...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广义的刑法体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它在概念上是指刑法各种渊源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又是一个系统。作为小系统的刑法体系在法律体系这个大系统中对民...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犯罪现象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时落时涨,前后形成了五次犯罪高峰.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犯罪高峰;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197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
在過去研究犯罪經濟學的理論文獻上,失業率對各犯罪類型的影響為正向關係,但在實証文獻上的研究發現,卻有愈來愈多的証據支持此二個變數間的負向或無關係。為了解釋上述正向與負向間相反的矛盾關係,本篇論文嘗試利...
近年,我国媒体披露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这些冤案在罪刑分布、被告人的社会构成、律师辩护、侦破方式、空间分布以及得以纠正的原因方面都呈现出惊人的规律性.导致冤案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刑讯逼供、违法取...
大陆法系的阶层式犯罪论体系是职权式诉讼模式的必然要求,其最为核心的目的在于通过控制法官的思维来实现对法官定罪过程的规制。英美法系的对抗式诉讼模式本身便可以有效实现对法官定罪过程的规制,因此,其对犯罪论...
犯罪的对合关系指犯罪行为人及其指向对象互为行为相对人,彼此依存,缺一不可。犯罪的对合关系以对合性、犯罪性和法定性为特征。在实践中,犯罪对合关系可分为彼此俱罪的对合关系和非彼此俱罪的对合关系。在彼此俱罪...
犯罪概念由立法定性 ,司法定量 ,这是世界通例。而我国刑事立法中 ,犯罪概念既定性又定量。它是我国传统治国经验“法不责众”的现代模板 ,实际起着刑法“谦抑原则”的制度保障作用。但 2 0年来的社会实践...
犯罪成立要件是刑法规定的,四要件的犯罪构成理论与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在此并无区别,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犯罪成立要件之间是否具有位阶性。在三阶层的犯罪论体系中,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之间具有位阶关系...
科学、理性的理论体系应当是一种体系性、逻辑性思考的结果.在体系性思考中,思考和选择一个恰当的体系起点,是理论体系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以社会危害性为起点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符合中国法治...
因果关系是指行为与结果之间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之间的关系。在刑法中,将某一结果归咎于某人的时候,往往需要查明其行为与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因此,因果关系在定罪中具有重要意义。但并不意...
在我国实行“以票管税”的传统税收管理体制的背景下,为了保障国家税收,我国刑法从1995年起设置了发票类罪名体系.仅在表象上看,该体系中的罪名繁琐凌乱,但从学理的视角深入解析,可以发现潜在的规律特点.立...
因果关系问题是刑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一直围绕着"必然性"和"偶然性"、&q...
中国的犯罪论体系正处于转型过程当中,在这样一个学术背景之下,中国与德国的犯罪论体系的比较视角的引入,对于促进这种转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与德国在犯罪论体系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研究德国的犯罪...
“法律是功能性的”,罪刑均衡作为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也必然是功能性的。构建法治秩序,特别是刑事法治秩序,必须强调罪刑均衡的功能性蕴涵。罪刑均衡原则对社会的影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罪刑均衡功能的状态...
本文通过对《法国刑法典》(1810年)与《日本旧刑法》几个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考察中国近代刑法语词的塑造:其基本途径是翻译,原因在于当时日本的法律采取汉文体形式,刑法中存在大量的汉字,法律语词得以直接...
本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广义的刑法体系进行了探讨,认为它在概念上是指刑法各种渊源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又是一个系统。作为小系统的刑法体系在法律体系这个大系统中对民...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犯罪现象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时落时涨,前后形成了五次犯罪高峰.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犯罪高峰;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197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
在過去研究犯罪經濟學的理論文獻上,失業率對各犯罪類型的影響為正向關係,但在實証文獻上的研究發現,卻有愈來愈多的証據支持此二個變數間的負向或無關係。為了解釋上述正向與負向間相反的矛盾關係,本篇論文嘗試利...
近年,我国媒体披露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这些冤案在罪刑分布、被告人的社会构成、律师辩护、侦破方式、空间分布以及得以纠正的原因方面都呈现出惊人的规律性.导致冤案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刑讯逼供、违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