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正式建立以来迅猛发展,2012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又适当扩大了刑事法律援助的适用范围,这使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面临新的契机。然而,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存在适用范围过窄、经费极为紧张、经费配置不合理等严重问题。无论是同经济发达国家历史上的困难时期相比,还是同与我国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解决以上问题都不存在经济上的困难。在未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司法制度时,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些问题。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ARTICLE132-4
刑事没收尤其是对违法所得的没收对于遏制贪利型犯罪具有其他刑罚措施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台湾地区通过“中华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原有的刑事没收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新的刑事没收制度初步建立。本文...
定罪裁判、量刑裁判和程序性裁判的相对分离,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发生的重大改革。这三种司法裁判程序具有各自的诉讼形态和构造,并在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具有一系列的程序保障。这三种司法裁判形态的出现,在很大...
在中国行政执法过程中,政府面临着普遍的“两难困境”,在立法过程中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缺乏有诚意的、有效的和充分的沟通,导致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的紧张;在执法过程中政府奉行一种“问题化策略”和“运动式执法”...
公、检、法、律是推进社会法治进程不可或缺的四个车轮,缺乏现代辩护律师制度的刑事司法制度,永远不可能驶入现代法治的轨道.就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于中国刑事辩护制度所引起的实质性影响而言,有关部门权利本位的司...
一、刑法介入的适切性与银行业的刑法保护 新刑法增加了大量金融犯罪的规定。1979年刑法中只有投机倒把罪等5个条文涉及到金融犯罪,而在新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和第五节中,至少有31个条文专门就金融犯罪做了...
中国最初的刑事訴訟法於1979年制定,1996年3月对刑事訴訟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特别是改正刑事訴訟法对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时期作出了重大改革。比如:改正刑事訴訟法33条第1款不但规定了公訴案件自案件...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犯罪现象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时落时涨,前后形成了五次犯罪高峰.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犯罪高峰;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197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
刑法机能模式是指刑法在法益保护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冲突与契合关系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对某一机能的侧重,体现了刑法机能的价值偏一关系.法益保护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的冲突及契合关系是刑法机能模式的逻辑前提与理论预...
我国新颁行的两部司法解释确立了颇具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诸如对"强制性排除"与"自由裁量的排除"的确立,针对若干程序瑕疵所建立的"可补正的排除&qu...
本文通过对《法国刑法典》(1810年)与《日本旧刑法》几个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考察中国近代刑法语词的塑造:其基本途径是翻译,原因在于当时日本的法律采取汉文体形式,刑法中存在大量的汉字,法律语词得以直接...
中国的犯罪论体系正处于转型过程当中,在这样一个学术背景之下,中国与德国的犯罪论体系的比较视角的引入,对于促进这种转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与德国在犯罪论体系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研究德国的犯罪...
近年,我国媒体披露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这些冤案在罪刑分布、被告人的社会构成、律师辩护、侦破方式、空间分布以及得以纠正的原因方面都呈现出惊人的规律性.导致冤案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刑讯逼供、违法取...
晚近我国刑事立法处于"活跃期",从民众到专家学者,均对其施加愈来愈强烈的影响。新近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表明目前我国刑事立法已出现"民意支配"、"...
司法救助的前身是刑事被害人救助,后者与各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具有同一性,而前者在吸收被害人救助内涵后,不再属于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中的特定概念.社会矛盾激化、纠纷解决的司法化以及普遍存在的执行难现象,是司法救...
女性犯罪在数量上相对于男性来说是较少的.但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女性犯罪的绝对数增长幅度较大,犯罪率急剧上升.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女性犯罪具有发泄某种愤懑情绪的报复性,且大多具有恶逆变倾向,即先是...
刑事没收尤其是对违法所得的没收对于遏制贪利型犯罪具有其他刑罚措施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台湾地区通过“中华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原有的刑事没收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新的刑事没收制度初步建立。本文...
定罪裁判、量刑裁判和程序性裁判的相对分离,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发生的重大改革。这三种司法裁判程序具有各自的诉讼形态和构造,并在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具有一系列的程序保障。这三种司法裁判形态的出现,在很大...
在中国行政执法过程中,政府面临着普遍的“两难困境”,在立法过程中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缺乏有诚意的、有效的和充分的沟通,导致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的紧张;在执法过程中政府奉行一种“问题化策略”和“运动式执法”...
公、检、法、律是推进社会法治进程不可或缺的四个车轮,缺乏现代辩护律师制度的刑事司法制度,永远不可能驶入现代法治的轨道.就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对于中国刑事辩护制度所引起的实质性影响而言,有关部门权利本位的司...
一、刑法介入的适切性与银行业的刑法保护 新刑法增加了大量金融犯罪的规定。1979年刑法中只有投机倒把罪等5个条文涉及到金融犯罪,而在新刑法分则第三章第四节和第五节中,至少有31个条文专门就金融犯罪做了...
中国最初的刑事訴訟法於1979年制定,1996年3月对刑事訴訟法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改。特别是改正刑事訴訟法对律師介入刑事訴訟的时期作出了重大改革。比如:改正刑事訴訟法33条第1款不但规定了公訴案件自案件...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犯罪现象随着国家政治与经济的变化,时落时涨,前后形成了五次犯罪高峰.1950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犯罪高峰;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次犯罪高峰;1979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
刑法机能模式是指刑法在法益保护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冲突与契合关系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对某一机能的侧重,体现了刑法机能的价值偏一关系.法益保护机能与人权保障机能的冲突及契合关系是刑法机能模式的逻辑前提与理论预...
我国新颁行的两部司法解释确立了颇具特色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诸如对"强制性排除"与"自由裁量的排除"的确立,针对若干程序瑕疵所建立的"可补正的排除&qu...
本文通过对《法国刑法典》(1810年)与《日本旧刑法》几个中文译本的比较分析,考察中国近代刑法语词的塑造:其基本途径是翻译,原因在于当时日本的法律采取汉文体形式,刑法中存在大量的汉字,法律语词得以直接...
中国的犯罪论体系正处于转型过程当中,在这样一个学术背景之下,中国与德国的犯罪论体系的比较视角的引入,对于促进这种转型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中国与德国在犯罪论体系上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研究德国的犯罪...
近年,我国媒体披露了一系列震惊全国的刑事冤案,这些冤案在罪刑分布、被告人的社会构成、律师辩护、侦破方式、空间分布以及得以纠正的原因方面都呈现出惊人的规律性.导致冤案出现的原因非常复杂,刑讯逼供、违法取...
晚近我国刑事立法处于"活跃期",从民众到专家学者,均对其施加愈来愈强烈的影响。新近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九)》,表明目前我国刑事立法已出现"民意支配"、"...
司法救助的前身是刑事被害人救助,后者与各国刑事被害人补偿具有同一性,而前者在吸收被害人救助内涵后,不再属于民事诉讼费用制度中的特定概念.社会矛盾激化、纠纷解决的司法化以及普遍存在的执行难现象,是司法救...
女性犯罪在数量上相对于男性来说是较少的.但不论中国还是外国女性犯罪的绝对数增长幅度较大,犯罪率急剧上升.我国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女性犯罪具有发泄某种愤懑情绪的报复性,且大多具有恶逆变倾向,即先是...
刑事没收尤其是对违法所得的没收对于遏制贪利型犯罪具有其他刑罚措施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台湾地区通过“中华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原有的刑事没收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新的刑事没收制度初步建立。本文...
定罪裁判、量刑裁判和程序性裁判的相对分离,是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发生的重大改革。这三种司法裁判程序具有各自的诉讼形态和构造,并在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中具有一系列的程序保障。这三种司法裁判形态的出现,在很大...
在中国行政执法过程中,政府面临着普遍的“两难困境”,在立法过程中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缺乏有诚意的、有效的和充分的沟通,导致政府立场与民间态度的紧张;在执法过程中政府奉行一种“问题化策略”和“运动式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