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NCEP/NCAR 1973~1998年(共26年)4~8月的再分析比湿场和风场资料,研究了南海夏季风期间的水汽输送特征.夏季,东亚上空水汽水平输送特征在各月有很大差异,这是夏季风环流系统演变的结果.孟加拉湾南部地区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和南海地区重要的水汽源地,来自上游孟加拉湾南部地区的水汽输送对南海季风的爆发具有重要意义.经向水汽输送主要有利于20~30°N之间华南地区的水汽辐合.从总的收支看,南海地区是一个水汽汇区.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的水汽输送通道存在明显差别.在爆发偏早年,从赤道印度洋到南海地区的输送通道建立早且维持时间长,4~5月南海易成为水汽辐合区;在偏晚年,南海地区水汽则是辐散的,不利于形成季风性降水.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年与长江中下游旱涝年的水汽输送有一定联系.国家攀登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4425-434
根据英国的海平面气压(SLP)资料计算了1873~195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IsM)与用NCEP的SLP资料计算的1951~2000年IsM衔接,构成128年的IsM序列.用功率谱及子波变换方法分析了...
利用500 hPa高度场资料和中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根据夏季各种降水型的特征,寻找环流型与降水型的同期及前期关系,确定降水分型的物理意义和前期环流型对降水预报的指示意义,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
气候学上把风向的季节性反转视为季风.经典气候学把1月与7月盛行风向差120°~180°作为季风的标准[J].按照这个标准,地球上范围最大的季风区在赤道往北到20&a...
通过个例分析和历史统计,对热带气旋与夏季南海季风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热带气旋活动导致南海低空急流增强的机制.在个例分析中,以0604号热带气旋"碧利斯"为例...
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夏季雨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夏季雨型的划分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东部季风区夏季(6~8月)降水的客观气候规律及业务预报应用需要,利用经验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
文中应用NOAA卫星反演的1980~1995年候平均对流层上部水汽亮温(BT)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和美国NMC全球分析850 hPa风资料与美国CMAP降水资料作了对比分析,发现B T能够...
应用1979~1999年NOAA卫星月平均OLR资料及1950~1999年NCEP/NCAR再分析的月平均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前一年10月~次年4月的异常特征进行讨论,并做信度检验...
应用1979~1996年共18a的NOAA卫星OLR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850bPa风场资料,分析了夏季南海地区及南海季风暴发过程的某些低频特征.认为北半球夏季南海地区的低频活动较活跃,并且...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台站和格点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华南季风降水与周边大气环流的关系,并由此建立了反映6月华南降水强度的季风指数,这一季风指数利用菲律宾及其以东与华南850 hPa涡度差定义.华南季风指...
根据近50年来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松嫩流域39个站1951~200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用相关分析、合成、对比分析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对松嫩流域旱涝的影响....
由于其同时具有的生态脆弱性和气候敏感性,东亚季风边缘研究有利于加深认识季风以及生态系统在过渡带上的特性,而且它对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都有重要的气候学指导意义.从天气学原理角度出发,分...
利用全球陆地月平均降水资料、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月平均海表温度距平(SSTA)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探讨东亚夏季风降水年代际变率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联系.研究指出...
利用NCEP风场资料和候平均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区域低层风场与对流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南海中南部的纬向风平均值来定义南海夏季风的爆发,确定了长序列(1949~1998)的南海夏...
运用澳大利亚大气海洋耦合预报模式(Predictive Ocean Atmosphere Model for Australia, POAMA)的输出结果,采用泰勒图与分类统计分析方法,评估了该模式对...
通过分析1973~1998年(共26年)4月到8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风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分析了旱涝年水汽输送差异,特别考察了1998 年长江流域洪涝期间水汽输...
根据英国的海平面气压(SLP)资料计算了1873~195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IsM)与用NCEP的SLP资料计算的1951~2000年IsM衔接,构成128年的IsM序列.用功率谱及子波变换方法分析了...
利用500 hPa高度场资料和中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根据夏季各种降水型的特征,寻找环流型与降水型的同期及前期关系,确定降水分型的物理意义和前期环流型对降水预报的指示意义,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
气候学上把风向的季节性反转视为季风.经典气候学把1月与7月盛行风向差120°~180°作为季风的标准[J].按照这个标准,地球上范围最大的季风区在赤道往北到20&a...
通过个例分析和历史统计,对热带气旋与夏季南海季风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揭示了热带气旋活动导致南海低空急流增强的机制.在个例分析中,以0604号热带气旋"碧利斯"为例...
在总结前人关于中国夏季雨型划分的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中国夏季雨型的划分进行了新的尝试.根据东部季风区夏季(6~8月)降水的客观气候规律及业务预报应用需要,利用经验正交分解、主成分分析...
文中应用NOAA卫星反演的1980~1995年候平均对流层上部水汽亮温(BT)资料、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和美国NMC全球分析850 hPa风资料与美国CMAP降水资料作了对比分析,发现B T能够...
应用1979~1999年NOAA卫星月平均OLR资料及1950~1999年NCEP/NCAR再分析的月平均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对南海夏季风爆发前一年10月~次年4月的异常特征进行讨论,并做信度检验...
应用1979~1996年共18a的NOAA卫星OLR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850bPa风场资料,分析了夏季南海地区及南海季风暴发过程的某些低频特征.认为北半球夏季南海地区的低频活动较活跃,并且...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台站和格点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华南季风降水与周边大气环流的关系,并由此建立了反映6月华南降水强度的季风指数,这一季风指数利用菲律宾及其以东与华南850 hPa涡度差定义.华南季风指...
根据近50年来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及松嫩流域39个站1951~2000年的逐日降水资料,用相关分析、合成、对比分析及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东亚夏季风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对松嫩流域旱涝的影响....
由于其同时具有的生态脆弱性和气候敏感性,东亚季风边缘研究有利于加深认识季风以及生态系统在过渡带上的特性,而且它对于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都有重要的气候学指导意义.从天气学原理角度出发,分...
利用全球陆地月平均降水资料、英国气象局哈德莱中心的月平均海表温度距平(SSTA)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探讨东亚夏季风降水年代际变率及其与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联系.研究指出...
利用NCEP风场资料和候平均向外长波辐射(OLR)资料分析了南海区域低层风场与对流活动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南海中南部的纬向风平均值来定义南海夏季风的爆发,确定了长序列(1949~1998)的南海夏...
运用澳大利亚大气海洋耦合预报模式(Predictive Ocean Atmosphere Model for Australia, POAMA)的输出结果,采用泰勒图与分类统计分析方法,评估了该模式对...
通过分析1973~1998年(共26年)4月到8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夏季风期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汽输送的气候特征.分析了旱涝年水汽输送差异,特别考察了1998 年长江流域洪涝期间水汽输...
根据英国的海平面气压(SLP)资料计算了1873~1950年东亚夏季风指数(IsM)与用NCEP的SLP资料计算的1951~2000年IsM衔接,构成128年的IsM序列.用功率谱及子波变换方法分析了...
利用500 hPa高度场资料和中国160个站的月降水资料,根据夏季各种降水型的特征,寻找环流型与降水型的同期及前期关系,确定降水分型的物理意义和前期环流型对降水预报的指示意义,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可预报性...
气候学上把风向的季节性反转视为季风.经典气候学把1月与7月盛行风向差120°~180°作为季风的标准[J].按照这个标准,地球上范围最大的季风区在赤道往北到2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