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地方统计资料分析黔中清镇市1949~2006年耕地的数量变化、1992~2002年耕地变化的空间差异和耕地坡度分布变化,计算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压力指数,建立初步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研究表明,1949~2006年清镇市耕地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不断减少;1992~2002年相对变化率由靠近市区和贵阳的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耕地分布的坡度有向2°~15°集中的趋势;1973年之后,耕地压力指数保持在大于1的水平,处于粮食安全警戒状态;4种情景模拟的结果表明,未来清镇市耕地压力也难以得到缓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73155-31573
研究探讨2004年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变革对中国地级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性;构建结构方程计量模型,验证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分析邢台市耕地流转的时空特点,计算出耕地保护的阀值,提出相应的耕地资源调控措施.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邢台市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人均食物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
使用1949~2006年统计数据,求出耕地数量、GDP、人口和粮食产量逐年变化率,选择Morlet小波对其作多尺度分解.结果表明:各要素均存在多尺度波动周期;15年尺度为耕地数量、人口和粮食产量波动的...
根据陕西省1990—2010年的耕地统计资料,研究耕地利用现状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耕地资源与14个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年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
中国生态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的迫切性决定了开展土地利用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土地利用研究文献则是反映土地利用研究水平、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对典型地区耕地资源价值的评价,得出了耕地资源价值的近似值.从价值结构看,耕地资源经济产出价值只是耕地资源总价值的一小部分,而外在于市场的价值即社会承载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在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占有...
研究目的:受耕地面积统计数据口径影响,中国耕地面积数据序列不连续,以致有关复种指数研究成果中1996年以前时间段的数据偏高,难以反映耕地利用真实情形.本文基于订正后耕地面积数据序列重新计算了1980-...
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的不平衡利用导致了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区为例,利用1978、1987、1998和2009年4期影像数据,综合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RS和统计等手段...
利用新疆1978~2008年84个县市的耕地数据和人口经济数据,采用因子分析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耕地面积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新疆自改革开放以来,耕地面积经历...
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显著负面影响,评估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对保障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生态效应评价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综合评估,包括格局和过程两个维度.以榆中县为例,构建了...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的"市领导县"体制产生了一种"地域性城市",初衷旨在转轨经济背景下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
周人由豳地徙至岐山,当时应是湿润一半湿润气候.周人将定居处选择在岐山南麓的山前冲积扇地带,而不是如新石器时代先民那样选择在诸沟汇合处的黄土塬上,表明有将这里建成政治中心的意图.夏商周三代的崛起,都与其...
选择黔东南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3,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影像,研究了黔东南16年来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3-1999年,研究区耕地、建筑用地面积明显增加,而林地面积、...
在北京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对通州区的定位为"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鉴于通州区新的战略定位,未来通州区社会经济必将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会占...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中的核心研究内容.加强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与驱动机制研究,准确找出导致耕地数量减少与质量退化的驱动因子并了解各因子内部关系及动态规律,对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调整用地结构...
研究探讨2004年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变革对中国地级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性;构建结构方程计量模型,验证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分析邢台市耕地流转的时空特点,计算出耕地保护的阀值,提出相应的耕地资源调控措施.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邢台市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人均食物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
使用1949~2006年统计数据,求出耕地数量、GDP、人口和粮食产量逐年变化率,选择Morlet小波对其作多尺度分解.结果表明:各要素均存在多尺度波动周期;15年尺度为耕地数量、人口和粮食产量波动的...
根据陕西省1990—2010年的耕地统计资料,研究耕地利用现状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应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索耕地资源与14个驱动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年间耕地总面积和人均...
中国生态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许多问题都与土地利用及其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的迫切性决定了开展土地利用综合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土地利用研究文献则是反映土地利用研究水平、研究现状...
本文通过对典型地区耕地资源价值的评价,得出了耕地资源价值的近似值.从价值结构看,耕地资源经济产出价值只是耕地资源总价值的一小部分,而外在于市场的价值即社会承载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在耕地资源价值构成中占有...
研究目的:受耕地面积统计数据口径影响,中国耕地面积数据序列不连续,以致有关复种指数研究成果中1996年以前时间段的数据偏高,难以反映耕地利用真实情形.本文基于订正后耕地面积数据序列重新计算了1980-...
干旱区绿洲水土资源的不平衡利用导致了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以新疆三工河流域农业绿洲区为例,利用1978、1987、1998和2009年4期影像数据,综合应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GIS、RS和统计等手段...
利用新疆1978~2008年84个县市的耕地数据和人口经济数据,采用因子分析与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耕地面积的时间特征、空间特征和动力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新疆自改革开放以来,耕地面积经历...
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显著负面影响,评估乡镇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并预测其变化趋势,对保障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生态效应评价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综合评估,包括格局和过程两个维度.以榆中县为例,构建了...
中国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的"市领导县"体制产生了一种"地域性城市",初衷旨在转轨经济背景下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
周人由豳地徙至岐山,当时应是湿润一半湿润气候.周人将定居处选择在岐山南麓的山前冲积扇地带,而不是如新石器时代先民那样选择在诸沟汇合处的黄土塬上,表明有将这里建成政治中心的意图.夏商周三代的崛起,都与其...
选择黔东南州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93,1999和2009年3期遥感影像,研究了黔东南16年来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3-1999年,研究区耕地、建筑用地面积明显增加,而林地面积、...
在北京市新一轮的总体规划中,对通州区的定位为"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鉴于通州区新的战略定位,未来通州区社会经济必将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会占...
驱动力研究是土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中的核心研究内容.加强耕地资源变化的驱动力与驱动机制研究,准确找出导致耕地数量减少与质量退化的驱动因子并了解各因子内部关系及动态规律,对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调整用地结构...
研究探讨2004年中国土地出让制度变革对中国地级市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影响.通过计算城市经济增长与土地利用变化弹性系数,分析其空间差异性;构建结构方程计量模型,验证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经...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分析邢台市耕地流转的时空特点,计算出耕地保护的阀值,提出相应的耕地资源调控措施.结果表明:近年来,虽然邢台市耕地数量持续减少,人口不断增加,人均食物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
使用1949~2006年统计数据,求出耕地数量、GDP、人口和粮食产量逐年变化率,选择Morlet小波对其作多尺度分解.结果表明:各要素均存在多尺度波动周期;15年尺度为耕地数量、人口和粮食产量波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