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表水利用状况、地下水利用平衡两方面对武威绿洲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武威绿洲的水资源毛利用量中,地下水约占52%;净利用量中,地下水约占59%;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量超过地表水;(2)地下水超采严重,平均每年超采约1.4亿m3,已经形成规模较大的地下水漏斗;(3)地下水的补给主要以渠道渗漏和田间渗漏为主;(4)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利用效率不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4128-131,2391
基于中国城市缺水的历史和现状,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对影响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自然禀赋、供水能力、用水效率和排放处理等子系统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4个层次的城市水资源系...
在研究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北京市水资源动态预测模型.对人口、产业结构和政策3个约束水资源供需平衡的核心因子进行分析,并将它们的变化趋势作为参数输入北京市水资源系统动力...
基于系统动力学(SD)模型和水质(WQ)模型建立了描述深圳河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系统的耦合模犁(SD-WQM).定量分析了三产比例调整、工业结构内部调整及产业技术提升对流域供需水平衡和水质改...
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柴达木盆地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该地区的特点以人口为主要承载目标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IMWRSCCB).通过该模型对柴达木盆地2020年和2050...
在综合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2009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降水量、灌溉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活用水定额、人均供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对...
基于和田河流域1964—2007年的水文、气象及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探讨了流域耗水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水量平衡法和水热平衡法估算了流域适宜绿洲规模和适宜耕地面积...
利用多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2010年吐鲁番地区土地利用、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选取4个子系统16个指标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处...
水资源是保障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不断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水资源短缺及严重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水资源极为重要.地震科学联合基金06819-8233
回顾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进展,讨论了实现河流各项基本功能目标的河流生态环境用水分类、各类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及其间关系.提出了河流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阈值确定的各项原则,包括功能性需求原则、分时段...
正确测算和评价水资源潜力是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关键基础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干旱区水资源耗散特点,以新疆为例,提出了基于绿洲的地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指标,并明确了指标的计算流程及等级划分阈值;在分析了新疆可利...
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以长武县为例,基于简化多目标模型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计算模型,并应用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结果表明,评价与预测水资源的承载...
大庆齐家水源地抽取地下水过程中,地下水中CO2和H2S气体大量逸出,造成就地实测的Eh和pH等值不能代表含水层中地下水的真实情况.本文提出用化学热力学模拟恢复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方法,在分析齐家水源地实...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水资源自然格局及利用格局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的水资源,其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格局,即流域经济系统格局,并实现流域基础上的...
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绿洲城市的健康发展.基于乌鲁木齐市1995-20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构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①地表水是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水源,全市多年...
水足迹模型是评估人类消费结构对水资源影响的有效方法.结合1995~2007年的统计资料,运用水足迹模型,对新疆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水文和社会水资源稀缺度、集约利用度等指标,考察城...
基于中国城市缺水的历史和现状,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对影响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自然禀赋、供水能力、用水效率和排放处理等子系统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4个层次的城市水资源系...
在研究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北京市水资源动态预测模型.对人口、产业结构和政策3个约束水资源供需平衡的核心因子进行分析,并将它们的变化趋势作为参数输入北京市水资源系统动力...
基于系统动力学(SD)模型和水质(WQ)模型建立了描述深圳河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系统的耦合模犁(SD-WQM).定量分析了三产比例调整、工业结构内部调整及产业技术提升对流域供需水平衡和水质改...
利用系统动力学对柴达木盆地的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该地区的特点以人口为主要承载目标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水资源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SDIMWRSCCB).通过该模型对柴达木盆地2020年和2050...
在综合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2009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降水量、灌溉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活用水定额、人均供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对...
基于和田河流域1964—2007年的水文、气象及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和田河流域水资源变化趋势,探讨了流域耗水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水量平衡法和水热平衡法估算了流域适宜绿洲规模和适宜耕地面积...
利用多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结合2010年吐鲁番地区土地利用、水资源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选取4个子系统16个指标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吐鲁番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处...
水资源是保障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不断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水资源短缺及严重污染,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合理开发及综合利用水资源极为重要.地震科学联合基金06819-8233
回顾了生态环境需水量研究的进展,讨论了实现河流各项基本功能目标的河流生态环境用水分类、各类生态环境用水量的计算方法及其间关系.提出了河流生态环境用水量及其阈值确定的各项原则,包括功能性需求原则、分时段...
正确测算和评价水资源潜力是开展主体功能区划的关键基础工作之一。本文针对干旱区水资源耗散特点,以新疆为例,提出了基于绿洲的地均可利用水资源潜力指标,并明确了指标的计算流程及等级划分阈值;在分析了新疆可利...
针对黄土高原沟壑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以长武县为例,基于简化多目标模型构建了水资源承载力定量计算模型,并应用于黄土高原沟壑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中。结果表明,评价与预测水资源的承载...
大庆齐家水源地抽取地下水过程中,地下水中CO2和H2S气体大量逸出,造成就地实测的Eh和pH等值不能代表含水层中地下水的真实情况.本文提出用化学热力学模拟恢复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方法,在分析齐家水源地实...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我国水资源自然格局及利用格局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作为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撑的水资源,其可持续利用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格局,即流域经济系统格局,并实现流域基础上的...
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绿洲城市的健康发展.基于乌鲁木齐市1995-201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构建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的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①地表水是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水源,全市多年...
水足迹模型是评估人类消费结构对水资源影响的有效方法.结合1995~2007年的统计资料,运用水足迹模型,对新疆城乡居民虚拟水消费结构进行综合评价,并引入水文和社会水资源稀缺度、集约利用度等指标,考察城...
基于中国城市缺水的历史和现状,运用系统研究的方法,对影响城市水资源系统的自然禀赋、供水能力、用水效率和排放处理等子系统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建立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和方案层4个层次的城市水资源系...
在研究北京市水资源供需现状的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北京市水资源动态预测模型.对人口、产业结构和政策3个约束水资源供需平衡的核心因子进行分析,并将它们的变化趋势作为参数输入北京市水资源系统动力...
基于系统动力学(SD)模型和水质(WQ)模型建立了描述深圳河流域社会、经济、水资源和水环境系统的耦合模犁(SD-WQM).定量分析了三产比例调整、工业结构内部调整及产业技术提升对流域供需水平衡和水质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