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是在近年来我国土地资源紧缺性日益突出的形式下,国家为保障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而提出的、以提高土地资源有效利用率为目的的重要举措,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展开,并将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成为实现国土资源集约利用的主要手段.在此背景下,该文首先探讨了土地整理的概念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并对当前我国土地整理活动的内容和运作方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土地整理项铑目实施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为全面评价土地整理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和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土地整理项目提供理论基础.国土资源部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260-632
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提升城镇土地管理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3个维度,构建了基于土地...
今後増えると予想される中山間地域での圃場整備において重要になってくるのは、作業効率・生産性の向上のみならず、中山間地域が担う国土の多面的機能の維持・保全である。農地保全の面からも持続的な農村環境の創造...
基于TM卫星遥感数据,对长江下游地区1988~1998年10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和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表征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分析单元,利用土地利用程...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的总称,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或容量是有限的,当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或环境容量时,生态环境就会恶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
介绍了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进展,研究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分类及内涵,总结了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和土地整理几种模式。我们选择了合肥市作为调研的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对土地开发整理实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当...
在全球食物价格不断上涨,粮食安全已经威胁到经济安全的环境下,跨国农用地投资成为国际浪潮.跨国农用地投资推动着各国的土地资源向全球化资源转变,对土地的跨国利用成为全球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在对跨国土地...
研究目的:从土地系统功能角度探讨土地可持续性,为土地管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在土地系统研究中,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土地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
土地退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而且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中国各种土地退化类型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连片贫困人口也就分布于这些地区.在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需求增加的压力下,...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度量指标应该具有时间序列性、空间敏感性、客观性和综合性,能显示趋势性和可预测性,有参照值或阈值,能表达逆转性和可控性,能正确地进行数据转化,能方便地采集和使用数据.迄今所见的指标体系...
首先介绍土地利用变化对大气、水、土壤和生物等环境单要素影响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然后从景观生态格局、物质能量流动和生态服务价值等方面综述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综合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1970-2009年艾比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探讨了干旱区典型内陆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响应.结果表明,近...
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每每与土地有关.在古代史中,农业社会的很多转折都由"耕者有其田"的抗争所驱动.在现代史中,土地革命成为开创新中国的一大动力;土地承包制、土地有偿使用...
该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针对中国黄土高原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风沙区、西南岩溶区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环境支持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四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综...
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所辖3个自然村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该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1999年)生态足迹0.9910 hm2...
探讨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土地生态环境“先保护后开发”的理念,提出以生态敏感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影响要素,选取14个指标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其评价体系包...
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提升城镇土地管理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3个维度,构建了基于土地...
今後増えると予想される中山間地域での圃場整備において重要になってくるのは、作業効率・生産性の向上のみならず、中山間地域が担う国土の多面的機能の維持・保全である。農地保全の面からも持続的な農村環境の創造...
基于TM卫星遥感数据,对长江下游地区1988~1998年10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和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表征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分析单元,利用土地利用程...
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状况的总称,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生态环境自净能力或容量是有限的,当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或环境容量时,生态环境就会恶化,将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
介绍了我国土地开发整理的进展,研究了土地开发整理的概念、分类及内涵,总结了土地整理的理论依据和土地整理几种模式。我们选择了合肥市作为调研的对象进行实地调查,对土地开发整理实践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分析当...
在全球食物价格不断上涨,粮食安全已经威胁到经济安全的环境下,跨国农用地投资成为国际浪潮.跨国农用地投资推动着各国的土地资源向全球化资源转变,对土地的跨国利用成为全球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在对跨国土地...
研究目的:从土地系统功能角度探讨土地可持续性,为土地管理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在土地系统研究中,结构变化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土地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
土地退化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表现之一,而且与贫困问题互为因果.中国各种土地退化类型中,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是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连片贫困人口也就分布于这些地区.在人口增长和自然资源需求增加的压力下,...
土地利用可持续性的度量指标应该具有时间序列性、空间敏感性、客观性和综合性,能显示趋势性和可预测性,有参照值或阈值,能表达逆转性和可控性,能正确地进行数据转化,能方便地采集和使用数据.迄今所见的指标体系...
首先介绍土地利用变化对大气、水、土壤和生物等环境单要素影响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然后从景观生态格局、物质能量流动和生态服务价值等方面综述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系统综合影响的研究进展;最后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
基于遥感与GIS技术,运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分析了1970-2009年艾比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探讨了干旱区典型内陆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变化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的响应.结果表明,近...
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每每与土地有关.在古代史中,农业社会的很多转折都由"耕者有其田"的抗争所驱动.在现代史中,土地革命成为开创新中国的一大动力;土地承包制、土地有偿使用...
该文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针对中国黄土高原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干旱风沙区、西南岩溶区和三江源区等生态脆弱区域,从环境支持性、资源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等四方面建立了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综...
以黄土丘陵区纸坊沟流域所辖3个自然村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及模型对该流域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纸坊沟流域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前(1999年)生态足迹0.9910 hm2...
探讨土地生态敏感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基于土地生态环境“先保护后开发”的理念,提出以生态敏感性、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作为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主要影响要素,选取14个指标构建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其评价体系包...
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科学合理评价,是提升城镇土地管理水平,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从土地利用投入水平、土地利用效率、人类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3个维度,构建了基于土地...
今後増えると予想される中山間地域での圃場整備において重要になってくるのは、作業効率・生産性の向上のみならず、中山間地域が担う国土の多面的機能の維持・保全である。農地保全の面からも持続的な農村環境の創造...
基于TM卫星遥感数据,对长江下游地区1988~1998年10年来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和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为表征长江下游土地利用及其变化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空间分析单元,利用土地利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