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岛为实证研究区域,从理论角度探讨了道路全局和局部邻近中心性的地理含义及其各自优缺点,认为全局邻近中心性(GCC)反映的是网络上各点到网络“质心”的距离,可从全局角度反映区位重要性;局部邻近中心性(LCC)反映小范围空间区域的重心,与局部路网密度相关.进一步根据核密度估计(KDE)的机理证明,在城市地理空间结构的实际应用案例中适宜采用KDE法来进行空间分析.本文以手机话务量数据反映的城市居民活动空间结构为例讨论了邻近中心性核密度估计(CC-KDE)的应用,发现与居民活动相关性最高的是核密度全局邻近中心性(GCC-KDE),因为全局邻近中心性核密度估计(GCC-KDE)综合了到网络“质心”距离与道路网络局部密度双重因素,故反映城市人口等与道路密度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更有效.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3452-4643
以城市中心距离为描述指标,分析城市周边度假地开发区位的时空演变特征.案例选择以北京城市周边421个度假地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考察法、电话访谈法等手段确定各个度假地开发时间及准确地理空间位置,借助数学统计...
通过对北京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发现: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居民构成复杂且就业、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的弱势群体集中;外来人口规模庞大且具...
清代末期,苏北地区的贸易因大运河的衰败而逐渐转向沿海。王朝试图用业已繁盛的青口港代替淮关的部分功能,因而设计了海州——青口为主线的城市格局。清末民初,沈云沛和许鼎霖等地方士绅逐渐主导了海州,他们通过实...
综合采用多中心评价模型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从路网中心性角度解析北京城市中心区不同城市功能用地空间分布及交通导向特征.研究发现:全局临近中心性呈现单中心模式,全局介数中心性与直达中心性则具备多中心特征...
港口的繁荣对城市发展和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为港口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平台和依托.港城之间可以实现多层面不同范围的互动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通过系统梳理港口和城市的互动关系和作用...
以浙江省义乌市作为实证研究地区,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空间形态重构.重点选取和处理了9个年份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信息,结合计算扩展强度、扩展梯度、扩展贡献...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在简单讨论已有的相对中心性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对Tietz公式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利用1955年私营商业调查,1982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Neg F法和Sum ...
运用多年份的统计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全面分析了内陆开放背景下重庆主城区的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内陆开放以来,重庆主城建成区向外扩张以连片蔓延和大规模跳跃式扩张为主,扩张...
新城市主义从城市设计角度,通过社区活力更新力图抑制城市蔓延.近些年,我国滥用新城市主义理论、机械照搬国外经验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在系统梳理新城市主义根源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强调现阶段我国新城市主义实践...
基于空间句法、核密度估计和皮尔森相关分析等方法,以北京城市中心区为例,结合空间句法轴线模型与百度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探讨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交通网络指向规律.结果表明:①北...
城市中心性是指一个城市为它以外地方服务的相对重要性 ,是用以衡量城市中心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 ,国内学术界对“中心性”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差 ,有必要对中心性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专门研究。文章在明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服务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海量精度高、范围广的数据,这为研究人类行为模式及由此产生的城市间交互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利用...
基于社交网络大数据的研究视角,选取全国348个城市之间一年的跨城市社交媒体地理位置签到数据,采取优化粒子群(PSO)方法,使用引力模型,逆向推导该系统中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函数以及各城市的节点吸引力...
基于多时段的卫星影像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选取深圳市14条主要道路的代表性影响路段,用城市化影响指数(U)表征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社会经济背景、地形条件、道路等级和道路运营年限为道路特征参数,基...
运用ESDA方法对1997-2009年我国341个城市专利产出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城市专利产出的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进行检验,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
以城市中心距离为描述指标,分析城市周边度假地开发区位的时空演变特征.案例选择以北京城市周边421个度假地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考察法、电话访谈法等手段确定各个度假地开发时间及准确地理空间位置,借助数学统计...
通过对北京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发现: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居民构成复杂且就业、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的弱势群体集中;外来人口规模庞大且具...
清代末期,苏北地区的贸易因大运河的衰败而逐渐转向沿海。王朝试图用业已繁盛的青口港代替淮关的部分功能,因而设计了海州——青口为主线的城市格局。清末民初,沈云沛和许鼎霖等地方士绅逐渐主导了海州,他们通过实...
综合采用多中心评价模型分析法、核密度估计法,从路网中心性角度解析北京城市中心区不同城市功能用地空间分布及交通导向特征.研究发现:全局临近中心性呈现单中心模式,全局介数中心性与直达中心性则具备多中心特征...
港口的繁荣对城市发展和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为港口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平台和依托.港城之间可以实现多层面不同范围的互动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通过系统梳理港口和城市的互动关系和作用...
以浙江省义乌市作为实证研究地区,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城市空间形态重构.重点选取和处理了9个年份的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了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信息,结合计算扩展强度、扩展梯度、扩展贡献...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在简单讨论已有的相对中心性测度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目的对Tietz公式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利用1955年私营商业调查,1982年和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通过Neg F法和Sum ...
运用多年份的统计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全面分析了内陆开放背景下重庆主城区的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及其驱动机制.研究的主要结论有:(1)内陆开放以来,重庆主城建成区向外扩张以连片蔓延和大规模跳跃式扩张为主,扩张...
新城市主义从城市设计角度,通过社区活力更新力图抑制城市蔓延.近些年,我国滥用新城市主义理论、机械照搬国外经验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在系统梳理新城市主义根源与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强调现阶段我国新城市主义实践...
基于空间句法、核密度估计和皮尔森相关分析等方法,以北京城市中心区为例,结合空间句法轴线模型与百度POI(Points of Interest)数据,探讨服务业区位选择的交通网络指向规律.结果表明:①北...
城市中心性是指一个城市为它以外地方服务的相对重要性 ,是用以衡量城市中心地位高低的重要指标。长期以来 ,国内学术界对“中心性”的理解和应用存在偏差 ,有必要对中心性的概念和方法进行专门研究。文章在明确...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及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服务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海量精度高、范围广的数据,这为研究人类行为模式及由此产生的城市间交互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文利用...
基于社交网络大数据的研究视角,选取全国348个城市之间一年的跨城市社交媒体地理位置签到数据,采取优化粒子群(PSO)方法,使用引力模型,逆向推导该系统中空间相互作用的距离衰减函数以及各城市的节点吸引力...
基于多时段的卫星影像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选取深圳市14条主要道路的代表性影响路段,用城市化影响指数(U)表征道路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以社会经济背景、地形条件、道路等级和道路运营年限为道路特征参数,基...
运用ESDA方法对1997-2009年我国341个城市专利产出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城市专利产出的空间俱乐部收敛特征进行检验,并探讨其形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
以城市中心距离为描述指标,分析城市周边度假地开发区位的时空演变特征.案例选择以北京城市周边421个度假地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考察法、电话访谈法等手段确定各个度假地开发时间及准确地理空间位置,借助数学统计...
通过对北京海淀区城乡结合部的实地调查,探讨了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的发展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发现:海淀区城乡结合部居民构成复杂且就业、收入不稳定,社会保障水平偏低的弱势群体集中;外来人口规模庞大且具...
清代末期,苏北地区的贸易因大运河的衰败而逐渐转向沿海。王朝试图用业已繁盛的青口港代替淮关的部分功能,因而设计了海州——青口为主线的城市格局。清末民初,沈云沛和许鼎霖等地方士绅逐渐主导了海州,他们通过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