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世界城市同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基础之间的关系,世界城市结构演化及其成长过程等的一般规律,在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经济模式与空间结构模式.加大开放程度,推进产业价值链分工,提高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以及高科技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与研发机构,增强对全球经济资源的配置能力,为基本经济模式;而在首都圈与环渤海地区形成合理的空间分工,以及改北京单中心结构为近、远程多中心圈域型结构,为基本空间结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六大政策导向.北京市软科学项目; 日本(财)住友财团资助项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03263-2692
利用2000年的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和1982年的第3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研究了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对比1982年的情况,2000年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的...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无障碍建设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无障碍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取得了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着眼于无障碍法制建设、盲道铺设、地铁无障碍设计与历史建筑外...
在千余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4个不同居住—就业空间结构样本区进行了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样本区居民的通勤距离、时间、效率等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公共交通是北京市居民通勤的主要方式;随着通勤距离的增加,...
针对世界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从世界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应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市域空间结构,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应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市...
北京在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定位上,确立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世界城市具有世界相对公认的城市内涵与品质,这正是世界城市的形式一致性的体现.现代世界城市是自觉建构的结果.但一座城市是否是世界城市,不在城市的自...
世界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世界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强化首都北京发展的区域基础,建设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全面...
对我国郊区化的已有研究基本上都局限在对人口和工业的离心扩散进行总体分析,而在城市各个功能区对郊区化的影响方面尚未涉足.利用实际调查和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北京郊区化的影响内容和影响...
城市规划的实施问题一直是规划领域多年来的焦点问题之一.该文独辟蹊径,从规划未实施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规划未得以实施的原因与问题,是对城市规划实施问题研究的一个新尝试.作者提出了对规划未实施研究的基本流程...
本研究对照世界城市的经济功能与产业结构特征, 并结合在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世界城市经济功能强化趋势、在获取全球控制能力中经济功能的作用以及北京世界城市发展的独特性,讨论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的经济功能...
准确判别世界城市的等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城际联系纳入研究视角,构建了基于城市个体与城际联系双重标准的世界城市综合判别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本文通过指标的测算,比较分析了世界39个著名城市的...
提升北京的城市服务管理水平,是发挥首都功能作用、再创首都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当前,北京的发展面临交通、人口、环境等特大城市的共性问题,同时存在城市运行压力逐渐增大、管理机制落后、管理成本较高和信息化...
晚清以降,“北京”作为一个学术对象经历了从野史轶闻到资料整理到笔记考辨再到博士论文的逐步演进,其趋势越来越学院化.二十年来,笔者一直关注以北京为代表的都市建设、都市生活、都市文化以及都市书写,探索由“...
进入后工业时代后,城市非物质生产性特征表现日益明显,城市发展逐步迈进一个以新都市主义理念为代表的、集文化型、消费型、宜居型和生态型为一体的城市文化构建阶段.北京作为中国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城市之一,其...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3次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指标都被早早突破.人口规模成为北京市总体规划的短板.提高城市规划水准,制定切合实际的人口规模指标,基础是遵循北京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北京发展既遵守城市发展的普遍...
本文分析了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空间重组以及区域基础对世界城市格局形成及发展的深刻影响,进而结合北京特色,指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定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
利用2000年的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和1982年的第3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研究了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对比1982年的情况,2000年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的...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无障碍建设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无障碍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取得了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着眼于无障碍法制建设、盲道铺设、地铁无障碍设计与历史建筑外...
在千余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4个不同居住—就业空间结构样本区进行了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样本区居民的通勤距离、时间、效率等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公共交通是北京市居民通勤的主要方式;随着通勤距离的增加,...
针对世界城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以及网络化大都市的空间发展模式,从世界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出发,北京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应打造多中心、网络化的市域空间结构,构建网络化大都市应成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市...
北京在城市发展与管理的定位上,确立了建设世界城市的目标.世界城市具有世界相对公认的城市内涵与品质,这正是世界城市的形式一致性的体现.现代世界城市是自觉建构的结果.但一座城市是否是世界城市,不在城市的自...
世界城市区域是在高度全球化下以经济联系为基础,由世界城市及其腹地内经济实力较雄厚的二级大中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的独特空间现象.北京建设世界城市,必须强化首都北京发展的区域基础,建设北京世界城市区域,全面...
对我国郊区化的已有研究基本上都局限在对人口和工业的离心扩散进行总体分析,而在城市各个功能区对郊区化的影响方面尚未涉足.利用实际调查和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对北京郊区化的影响内容和影响...
城市规划的实施问题一直是规划领域多年来的焦点问题之一.该文独辟蹊径,从规划未实施的角度出发,来探讨规划未得以实施的原因与问题,是对城市规划实施问题研究的一个新尝试.作者提出了对规划未实施研究的基本流程...
本研究对照世界城市的经济功能与产业结构特征, 并结合在知识经济发展背景下世界城市经济功能强化趋势、在获取全球控制能力中经济功能的作用以及北京世界城市发展的独特性,讨论了北京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的经济功能...
准确判别世界城市的等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城际联系纳入研究视角,构建了基于城市个体与城际联系双重标准的世界城市综合判别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指标体系.本文通过指标的测算,比较分析了世界39个著名城市的...
提升北京的城市服务管理水平,是发挥首都功能作用、再创首都发展新优势的重大举措。当前,北京的发展面临交通、人口、环境等特大城市的共性问题,同时存在城市运行压力逐渐增大、管理机制落后、管理成本较高和信息化...
晚清以降,“北京”作为一个学术对象经历了从野史轶闻到资料整理到笔记考辨再到博士论文的逐步演进,其趋势越来越学院化.二十年来,笔者一直关注以北京为代表的都市建设、都市生活、都市文化以及都市书写,探索由“...
进入后工业时代后,城市非物质生产性特征表现日益明显,城市发展逐步迈进一个以新都市主义理念为代表的、集文化型、消费型、宜居型和生态型为一体的城市文化构建阶段.北京作为中国率先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城市之一,其...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3次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指标都被早早突破.人口规模成为北京市总体规划的短板.提高城市规划水准,制定切合实际的人口规模指标,基础是遵循北京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北京发展既遵守城市发展的普遍...
本文分析了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空间重组以及区域基础对世界城市格局形成及发展的深刻影响,进而结合北京特色,指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基本定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
利用2000年的第5次人口普查数据和1982年的第3次人口普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技术研究了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的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对比1982年的情况,2000年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的...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环境无障碍建设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我国无障碍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在取得了巨大进展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着眼于无障碍法制建设、盲道铺设、地铁无障碍设计与历史建筑外...
在千余份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北京市4个不同居住—就业空间结构样本区进行了不同交通方式、不同样本区居民的通勤距离、时间、效率等特征比较。结果表明:公共交通是北京市居民通勤的主要方式;随着通勤距离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