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新中国外交的历史命运是同国家的历史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可以大致划分为前30年(1949-1978)和后30年(1979年至今).宏观地看,新中国外交的历史使命在这两大时段中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不过从客观上看,新中国在各个阶段面临的各种内部和外部形势的剧烈变动,都会导致外交政策的向前发展或波动,并进而表现为外交关系的发展或动荡.另一方面,不论是取得的成就还是遭遇的挫折,也都有其主观的原因.60年外交丰富而复杂的历程为今天和未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039-122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
安倍政府的"价值外交"因安倍的印度之行达到了高潮.主张民主国家联合基础上的"大亚洲"概念和建设"自由与繁荣之弧...
摘要:本文旨在专门解读东亚地区的帝国主义嬗变,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的一个全球化现象。作者通过研究二战日本占领和冷战对作为英帝国殖民地的香港的影响,以及对香港契约和香港夹缝问题的探讨,论述了帝...
新中国60年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有效政府这个政治前提.毛泽东时代在低起点上通过国家动员发展体制进行了艰难的现代化创业...
系统总结建国60年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顺利实现中国政治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坚持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威性、组织化和制度化领导;在尊重基本国情的前提下走渐...
文化是国家特性的重要方面,从多个方面和渠道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赋予国家外交民族文化特色。这显著体现在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活动中。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实践中体现出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建设被提...
中国外交领导力是新中国外交不断开拓新局面的重要推动因素。在中国外交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当中,外交理念的变革创新能力是核心推动因素,领导机制是外交政策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对人才智力、物质资源和公众力量的组织...
新中国的领导者虽然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战略概念,但多半是选择国际战略概念表达其对外交政策方针的思考.在学术界,使用国际战略概念研究中国外交也已成为主流.因此,在新中国外交史的演变中把握中国国际战略...
"一条线"战略的缺陷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原因。此战略的实施揭示出苏联的战略困境,增强了中国应对苏联战略压力的信心,使中国具备了战略调整的前提。"联美反苏"的...
正处于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国,需要充分发挥经济外交的作用来处理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经济外交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现阶段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创造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条件,是实施中国...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人类对文化多元化的研究和探讨蓬勃发展。作者通过对中国跨文化研究50 年来历程的回顾,认为跨文化研究是促进异质文化间对话和沟...
陈维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多次强调海外利益保护,并首次提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这是对我国现阶段公共外交目标的明确界定。本文尝试在界定中国海外利益的分类和特征的...
2006年2月11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国际法学会在外交学院召开以“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主持会议。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等单...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曾对17至19世纪的国际关系实践及西方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过深远影响.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沿海沿江口岸的被迫开放,中国与西方社会的交流日趋频繁,人们...
在新时期,发展中国与中东国家①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完成了与中东国家全面建交的历史进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中东国家的信任.中国关注中东地区热点,积极发挥建设性的作...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
安倍政府的"价值外交"因安倍的印度之行达到了高潮.主张民主国家联合基础上的"大亚洲"概念和建设"自由与繁荣之弧...
摘要:本文旨在专门解读东亚地区的帝国主义嬗变,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的一个全球化现象。作者通过研究二战日本占领和冷战对作为英帝国殖民地的香港的影响,以及对香港契约和香港夹缝问题的探讨,论述了帝...
新中国60年是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新中国的建立开创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提供了现代化发展所必需的有效政府这个政治前提.毛泽东时代在低起点上通过国家动员发展体制进行了艰难的现代化创业...
系统总结建国60年来我们在政治发展领域取得的基本经验,是顺利实现中国政治从传统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重要前提.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坚持执政党和政府的权威性、组织化和制度化领导;在尊重基本国情的前提下走渐...
文化是国家特性的重要方面,从多个方面和渠道影响一个国家的对外行为,赋予国家外交民族文化特色。这显著体现在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活动中。中国领导人在外交实践中体现出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中国文化建设被提...
中国外交领导力是新中国外交不断开拓新局面的重要推动因素。在中国外交领导力的构成要素当中,外交理念的变革创新能力是核心推动因素,领导机制是外交政策得以实现的制度保证,对人才智力、物质资源和公众力量的组织...
新中国的领导者虽然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战略概念,但多半是选择国际战略概念表达其对外交政策方针的思考.在学术界,使用国际战略概念研究中国外交也已成为主流.因此,在新中国外交史的演变中把握中国国际战略...
"一条线"战略的缺陷是中国外交战略调整的根本原因。此战略的实施揭示出苏联的战略困境,增强了中国应对苏联战略压力的信心,使中国具备了战略调整的前提。"联美反苏"的...
正处于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国,需要充分发挥经济外交的作用来处理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经济外交是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关于现阶段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创造促进中国和平发展的国际条件,是实施中国...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发生了急遽的变化, 人类对文化多元化的研究和探讨蓬勃发展。作者通过对中国跨文化研究50 年来历程的回顾,认为跨文化研究是促进异质文化间对话和沟...
陈维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多次强调海外利益保护,并首次提出“我们将扎实推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维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这是对我国现阶段公共外交目标的明确界定。本文尝试在界定中国海外利益的分类和特征的...
2006年2月11日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国际法学会在外交学院召开以“和谐世界与中国外交”为题的学术研讨会,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大使主持会议。来自国内高校、研究机构、媒体等单...
均势理论是西方国际关系学中影响最大、历史最久的传统理论,曾对17至19世纪的国际关系实践及西方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过深远影响.鸦片战争之后,随着沿海沿江口岸的被迫开放,中国与西方社会的交流日趋频繁,人们...
在新时期,发展中国与中东国家①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完成了与中东国家全面建交的历史进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中东国家的信任.中国关注中东地区热点,积极发挥建设性的作...
东亚合作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地区多边合作的过程。作为东亚的一个成员,和平发展的中国无疑是东亚区域合作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从地缘上看,美国不属于东亚范畴。但基于历史原因和美国独特的地位,东亚合作进程又不可能...
安倍政府的"价值外交"因安倍的印度之行达到了高潮.主张民主国家联合基础上的"大亚洲"概念和建设"自由与繁荣之弧...
摘要:本文旨在专门解读东亚地区的帝国主义嬗变,这是自20世纪30年代迄今为止的一个全球化现象。作者通过研究二战日本占领和冷战对作为英帝国殖民地的香港的影响,以及对香港契约和香港夹缝问题的探讨,论述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