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溢出现象是指部门(可以是企业、地区或行业)进行研究开发活动获取的新知识会通过各种渠道(人员流动或有形产品的信息)溢出到别的部门,但本部门却不能为此收取任何报酬,于是其研究开发动力下降;另一方面,该部门也会得到来自其他部门的技术溢出,减小研究开发成本.通常,各部门会忽略自身研发对其他企业生产的影响,于是只有前一种作用存在,于是技术溢出会增加各部门的研究开发和专利生产数.本文通过构造了它们之间的技术相邻指标和技术溢出指标分析了中国三十个省、直辖市以及制造业行业之间的技术溢出特点,发现地区间的技术溢出与该地区的发展阶段存在紧密联系.通过回归证实了Spence模型的结论:即地区(制造业行业)间的技术溢出会使会使该地区(制造业行业)的研究开发投入上升,且专利申请数量上升.011-10,6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格、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加快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了衡量产业污染密集程度的方法,识别出我国工业行业中主要的三大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三大大气污染...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角度测算了中国1998-2007年间由于不同规模企业间的资源误置所带来的TFP(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结论显示从时间轴上而言,中国TFP损失经历了先升...
伴随经济转型的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过程是中国产业结构重组的重要力量.基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结构在不同产业层次的趋同问题.总体而言,多数省区与全国产业结构保持着较高的相...
产业地理集聚既取决于产业特征,也依赖于区域特性.采用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资料企业数据对比江苏和安徽两个差异显著的省区制造业地理集聚.总体而言,制造业在安徽省较江苏省更为集聚,两省最为集聚的产业是一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力量的共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1980-2003年中国各省区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发现中国制造业在空间上越来越集中,而各省的产业结构则越来越多...
依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2001年和2009年制造业各行业大类在八大区域尺度上的份额变化进行对比讨论和聚类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①研究时段内的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主体;②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数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空间分散而在90年代趋于地理集中;大部分省区的制造业结构逐渐多元化,90年代后期以来趋于专业化.中国制造业的地理格局存在显...
本文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制造业为切入点,研究转型时期特有的市场分割现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关注这一影响的区域与产业差异.在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将不同地理尺度上的市场分割分为...
随着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各领域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大形势下,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有可能成为西方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乃至“中国责任论”的砝码。此外,...
采用江苏和浙江制造业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探讨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江苏和浙江省的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存在显著挤出效应;而在浙江省,外资企业对国有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首先系统地梳理现有产业集聚类型,辨析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基于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EG指数测算了多种类型集聚的特征,进而考察其对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集聚经济和地方制度是影响企业动态的重要因素.演化经济地理学用相关多样化考察集聚经济外部性影响,保护市场的联邦主义和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则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考察地方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到中国重化工...
我国出口导向的生产和国内生产之间分离,以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分离的双重结构,对我国地方产业网络造成了障碍.从国有研究院所中涌现的企业家身上,从乡村企业家身上,从海外归来的华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同背...
中央战略引领下由众多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所在。识别其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关系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文构建产业高度化指数来衡量中国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将其...
文章在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整体和细分层面上分析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高技术制造业分工的演化特征,并通过2003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相对专业化指数对本地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格、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加快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了衡量产业污染密集程度的方法,识别出我国工业行业中主要的三大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三大大气污染...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角度测算了中国1998-2007年间由于不同规模企业间的资源误置所带来的TFP(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结论显示从时间轴上而言,中国TFP损失经历了先升...
伴随经济转型的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过程是中国产业结构重组的重要力量.基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结构在不同产业层次的趋同问题.总体而言,多数省区与全国产业结构保持着较高的相...
产业地理集聚既取决于产业特征,也依赖于区域特性.采用2001年基本单位普查资料企业数据对比江苏和安徽两个差异显著的省区制造业地理集聚.总体而言,制造业在安徽省较江苏省更为集聚,两省最为集聚的产业是一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在市场化和全球化力量的共同影响下发生了显著变化.利用1980-2003年中国各省区两位数制造业数据,发现中国制造业在空间上越来越集中,而各省的产业结构则越来越多...
依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对2001年和2009年制造业各行业大类在八大区域尺度上的份额变化进行对比讨论和聚类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①研究时段内的制造业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主体;②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多数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趋于空间分散而在90年代趋于地理集中;大部分省区的制造业结构逐渐多元化,90年代后期以来趋于专业化.中国制造业的地理格局存在显...
本文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制造业为切入点,研究转型时期特有的市场分割现象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关注这一影响的区域与产业差异.在新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框架下,将不同地理尺度上的市场分割分为...
随着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各领域的飞速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大形势下,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有可能成为西方国家宣扬“中国威胁论”乃至“中国责任论”的砝码。此外,...
采用江苏和浙江制造业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探讨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生产效率的影响.统计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江苏和浙江省的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存在显著挤出效应;而在浙江省,外资企业对国有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
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首先系统地梳理现有产业集聚类型,辨析其促进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基于2007年制造业企业数据,采用EG指数测算了多种类型集聚的特征,进而考察其对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集聚经济和地方制度是影响企业动态的重要因素.演化经济地理学用相关多样化考察集聚经济外部性影响,保护市场的联邦主义和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则从地方政府竞争的视角考察地方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考虑到中国重化工...
我国出口导向的生产和国内生产之间分离,以及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之间分离的双重结构,对我国地方产业网络造成了障碍.从国有研究院所中涌现的企业家身上,从乡村企业家身上,从海外归来的华人身上,我们看到了不同背...
中央战略引领下由众多地方政府推动的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所在。识别其演变特征及动力机制,关系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经济可持续增长。本文构建产业高度化指数来衡量中国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并将其...
文章在中国高技术制造业整体和细分层面上分析了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高技术制造业分工的演化特征,并通过2003年至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相对专业化指数对本地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格、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加快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了衡量产业污染密集程度的方法,识别出我国工业行业中主要的三大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三大大气污染...
本文利用中国工业数据库的微观数据,从时间和空间分布的角度测算了中国1998-2007年间由于不同规模企业间的资源误置所带来的TFP(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结论显示从时间轴上而言,中国TFP损失经历了先升...
伴随经济转型的市场化、全球化和分权化过程是中国产业结构重组的重要力量.基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深入探讨了中国制造业结构在不同产业层次的趋同问题.总体而言,多数省区与全国产业结构保持着较高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