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11年全国8个省份30所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人力资本依然是影响毕业生求职结果、起薪和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家庭背景对求职结果有显著影响,它不仅表现在就业机会获得方面,也表现在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上;就业结果的地区和性别差异依然存在;就业单位性质、行业状况是造成毕业生起薪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用结合程度、户口档案解决情况和起薪等都会对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ARTICLE435-443
从1999年开始的连续三年的我国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口增长很快,旨在拉动内需的扩招虽起到了延缓高中学生的就业困境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由于扩招的增速过大,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
本文通过对1998年和2003年两次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机会、学业成绩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女在学业成绩和就业收入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国内针对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并侧重实证研究部分.归纳了性别差异的表现形式,考察性别差异的不同视角,性别差异的产生原因以及可采...
本文利用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就业落实率、就业起薪、就业分布、就业影响因素、求职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归纳和总结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与变化趋...
本文基于2009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方法对大学生跨省流动的频率、流向、成本、收益、流动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54.3%的毕业生为不动者,这...
以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考察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区域流动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管是OLS回归模型还是2SLS回归模型,均验...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存在着工资竞争理论、工作分层理论和工作竞争理论等不同理论观点的分歧。依据1998和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理论...
本研究利用2003年- 2009年北京大学实施的全国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考察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选择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随着就业竞争加剧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效应,高校学生的毕业...
随着近年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的凸显,如何强化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适切性与有效衔接,成为高等教育高度重视的政策议题。在此背景之下,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
本文利用2007年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调查的美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和北京大学调查的中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从求职结果、求职途径、求职意向和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大学生可雇佣能力衡量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利克特五点量表对江苏省2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际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划分为沟通交往型能力、学习创新型能力和受挫适应型能力...
本文利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以"毕业时的就业状况"、"月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作为衡量求职结果的"产出&quo...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实现学校适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采用自编量表对74602名大学生进行学校适应的调查发现,学习适应和就业自信是大学生学校适应最为困难的两个维度,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其学...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
基于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本文对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考察了来自不同生源地毕业生的跨省流动差异。研究发现:51.3%的高校毕业生在就学或就业过程发...
从1999年开始的连续三年的我国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口增长很快,旨在拉动内需的扩招虽起到了延缓高中学生的就业困境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由于扩招的增速过大,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
本文通过对1998年和2003年两次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机会、学业成绩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女在学业成绩和就业收入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国内针对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并侧重实证研究部分.归纳了性别差异的表现形式,考察性别差异的不同视角,性别差异的产生原因以及可采...
本文利用2003年、2005年和2007年三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从就业落实率、就业起薪、就业分布、就业影响因素、求职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在归纳和总结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特点与变化趋...
本文基于2009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利用统计描述和计量回归方法对大学生跨省流动的频率、流向、成本、收益、流动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54.3%的毕业生为不动者,这...
以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和两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模型,考察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区域流动与其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不管是OLS回归模型还是2SLS回归模型,均验...
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存在着工资竞争理论、工作分层理论和工作竞争理论等不同理论观点的分歧。依据1998和2003年的调查数据对我国高校扩招与毕业生就业关系所做的实证分析表明,不同理论...
本研究利用2003年- 2009年北京大学实施的全国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考察高校学生毕业后发展路径选择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随着就业竞争加剧和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效应,高校学生的毕业...
随着近年高校毕业生失业问题的凸显,如何强化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适切性与有效衔接,成为高等教育高度重视的政策议题。在此背景之下,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
本文利用2007年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调查的美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和北京大学调查的中国毕业生就业状况数据,从求职结果、求职途径、求职意向和就业影响因素等方面对中美两国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期发现一些有价值的...
通过德尔菲法构建大学生可雇佣能力衡量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利克特五点量表对江苏省20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实际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大学生可雇佣能力划分为沟通交往型能力、学习创新型能力和受挫适应型能力...
本文利用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以"毕业时的就业状况"、"月起薪"和"工作满意度"作为衡量求职结果的"产出&quo...
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实现学校适应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采用自编量表对74602名大学生进行学校适应的调查发现,学习适应和就业自信是大学生学校适应最为困难的两个维度,不同类别的大学生其学...
对我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2003年的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效率有所提高;学校提供的求职...
基于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本文对高校毕业生跨省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收益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考察了来自不同生源地毕业生的跨省流动差异。研究发现:51.3%的高校毕业生在就学或就业过程发...
从1999年开始的连续三年的我国高校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的在学人口增长很快,旨在拉动内需的扩招虽起到了延缓高中学生的就业困境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由于扩招的增速过大,超过了社会经济增长速度...
本文通过对1998年和2003年两次全国性高校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对我国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机会、学业成绩和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男女在学业成绩和就业收入等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性别差异问题,总结了近年来国内针对劳动力市场性别差异的相关研究,并侧重实证研究部分.归纳了性别差异的表现形式,考察性别差异的不同视角,性别差异的产生原因以及可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