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北京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北京市以及以北京市区县为单位的人户分离人17的状况,从中找出北京市外来人口的分布规律,寻求北京市人户分离人口的分布规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从户籍改革的角度提出解决北京市人户分离问题的建议.讨论的人户分离人口包括:户口在外地而调查登记时在本地(即本乡镇街道)的人,以及户口在本地,调查登记时在外地的人.北京市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022-141
这是一项涉及中国城市的基础研究.城市人口规模是国内外城市研究使用最多的统计指标.迄今为止,国内的统计出版物和所有的城市研究仍以城市市区的户籍非农业人口和市区户籍总人口作为城市人口规模的指标.但是,这两...
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凸显.尽管城市地理学者逐步关注转型期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化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深入探讨微观个体所承受的...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
以北京为案例城市,基于2007年对北京市内600户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居住地和就业地之间的直线距离--职住距离(job-housing distance) 为职住分离程度的测度指标,描述了北京市职住...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居民居住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状态受到当代社会科技快速更新、经济全面发展以及信息化广泛拓展等要素的影响,在多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满足核心家庭需要的小户型、偏好...
基于周一星修正的1982-2000年城镇化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依据所构建的人口城镇化贡献模型,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考察了1982-2005年研究期内不同时段省级行政...
目前,北京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压力,而这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北京庞大的外来人口数量.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搜集得到的人口数据,总结出外动人口综合结构及分布特点,在结合北京现状的基础上作综合性、现实性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人口高速膨胀.三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预期指标,相继早早突破.人口规模指标滞后是整个城市规划滞后的重要原因.全国的城市化过程,全国人口总规模的继续增长,将推动北京人口继续增长.增长...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
我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变化将受到人口、家庭户数量和结构变动的影响。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户主率家庭预测模型,假定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性别的户主率不变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未来家庭户的数量、结构情况...
本文就一些学者的"在中国人口问题中,数量问题仍然是第一位","规模问题第一位,结构问题第二位"等观点进行了讨论.笔者明确提出,&...
本文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原理出发 ,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户籍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并揭示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和存在问题 ,阐明了市场经济运作条件和规律对户...
文章对家庭研究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家庭户的演化是立户模式与家庭代际人口结构的互动过程,并就此推论中国流行的主干家庭模式在未来会促发老年"空巢"家庭.研究发现,人...
在分析北京市2007全年的商品住房交易数据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对13个区的住房价格梯度和房价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住房价格空间格局与城市次中心及基础交通设施的分布有显著的相关性;住房...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体来看,这种变化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从2000—2008年,在这一期间我国城乡内部、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步扩大;二是2008年之后,城乡居民...
这是一项涉及中国城市的基础研究.城市人口规模是国内外城市研究使用最多的统计指标.迄今为止,国内的统计出版物和所有的城市研究仍以城市市区的户籍非农业人口和市区户籍总人口作为城市人口规模的指标.但是,这两...
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凸显.尽管城市地理学者逐步关注转型期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化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深入探讨微观个体所承受的...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
以北京为案例城市,基于2007年对北京市内600户家庭的问卷调查数据,以居住地和就业地之间的直线距离--职住距离(job-housing distance) 为职住分离程度的测度指标,描述了北京市职住...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居民居住状况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城市居民的基本居住状态受到当代社会科技快速更新、经济全面发展以及信息化广泛拓展等要素的影响,在多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满足核心家庭需要的小户型、偏好...
基于周一星修正的1982-2000年城镇化数据和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依据所构建的人口城镇化贡献模型,以省级行政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考察了1982-2005年研究期内不同时段省级行政...
目前,北京正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压力,而这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北京庞大的外来人口数量.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搜集得到的人口数据,总结出外动人口综合结构及分布特点,在结合北京现状的基础上作综合性、现实性的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人口高速膨胀.三次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规模预期指标,相继早早突破.人口规模指标滞后是整个城市规划滞后的重要原因.全国的城市化过程,全国人口总规模的继续增长,将推动北京人口继续增长.增长...
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和布局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住者出行具有重要影响.首先采用Kernel密度估计方法计算了北京不同时期经济适用房在不同空间上的建设规模密度,分析其空间布局特征;其次,从经济适用房与地价、交通...
我国未来住房需求的变化将受到人口、家庭户数量和结构变动的影响。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采用扩展的户主率家庭预测模型,假定分家庭规模、户主年龄、性别的户主率不变或变化的情况下,预测未来家庭户的数量、结构情况...
本文就一些学者的"在中国人口问题中,数量问题仍然是第一位","规模问题第一位,结构问题第二位"等观点进行了讨论.笔者明确提出,&...
本文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原理出发 ,深入浅出地论证了户籍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并揭示了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性和存在问题 ,阐明了市场经济运作条件和规律对户...
文章对家庭研究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指出家庭户的演化是立户模式与家庭代际人口结构的互动过程,并就此推论中国流行的主干家庭模式在未来会促发老年"空巢"家庭.研究发现,人...
在分析北京市2007全年的商品住房交易数据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对13个区的住房价格梯度和房价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住房价格空间格局与城市次中心及基础交通设施的分布有显著的相关性;住房...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的居民收入分配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整体来看,这种变化分成两个阶段,一是从2000—2008年,在这一期间我国城乡内部、城乡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在逐步扩大;二是2008年之后,城乡居民...
这是一项涉及中国城市的基础研究.城市人口规模是国内外城市研究使用最多的统计指标.迄今为止,国内的统计出版物和所有的城市研究仍以城市市区的户籍非农业人口和市区户籍总人口作为城市人口规模的指标.但是,这两...
制度转型与空间重构背景下,中国大城市的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职住分离现象逐渐凸显.尽管城市地理学者逐步关注转型期城市居住与就业空间关系的变化对居民通勤行为的影响,然而深入探讨微观个体所承受的...
近二十年来,在经济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许多大城市的就业—居住空间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研究以北京都市区为例,建立北京都市区就业—居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