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接触临床"可以改善医学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让医学生在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增强责任感,训练与患者交流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临床知识的技能[1].在护理教育中,早期接触专业、接触临床可以使学生尽快认识、理解,最终热爱护理专业,促进其专业角色社会化过程[2].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以现代医学模式为依据,运用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对5年制护理本科学生护理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从原有的二阶段改革为交互渗透式[3],即遵循早期接触专业,循序渐进的原则.改革后的教学计划在第2学期为学生安排了早期临床实践.由于一年级护理本科学生人校时间短,对护理专业了解不深,在早期临床实践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与感受.KJ法是由学者川喜田二郎力学博士(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作为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创始的,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而成.KJ法主要是作为一种资料分析的方法,从产业界开始,到学术交流以及行政方面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与日本千叶大学护理学院的合作项目中将KJ法正式用于护理学领域.本文旨在通过KJ法,深入了解学生在早期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感受,为后期护理教育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PKU)中国科技核心期刊(ISTIC)01069-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