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摘要 (一、導論~二、台獨之探源)由於之前研究者對台獨的定義不清楚,以致常導致混淆。本文已提出一些面向與定義,並不拘泥於台獨的「字面意義」,試著以導論定義之台獨進程為論述中心為台獨釋義。另以「台獨進程五階段論」觀察戰前台獨之形成與發展,可以檢視許多之前被忽略的台獨元素。戰後台獨之發展與演變也曾經從這些片段的台獨歷程中,連結並尋覓其台獨靈感。 (三、台獨之再起)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依全球殖民地紛紛獨立的歷史潮流,理應提供台獨一次歷史良機,但1945年「八一五台獨」依然胎死腹中。雖說紳商基於個人利益的台獨謀策,未必符合當時絕大多數台灣人的意向,而難以得到迴響,但台灣長期淪為列強權力爭衡的棋子,確為戰後首波台獨夭折的關鍵要素。隨之中國內戰的餘波,牽動台灣的治亂,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未能適切地處理善後而埋下仇恨,遂使得具備現代意義的台獨重新揚起。或許「二二八事件」本身與台獨的連結性有限,但戰後台獨的源頭,與戰後台獨蔓生的養分,則無疑必指向「二二八事件」。 1950年韓戰之爆發,冷戰架構的形成,國民黨政府在台灣之「客觀的台獨」也獲得確保。不過,國民黨聲稱為了因應內、外危機與威脅,採行威權政治,造成所謂的「白色恐怖」;其中,政治案件之大宗,多數是「匪諜」案,但對於台籍人士,乃是以虛構的台獨罪行造成不少的假案、錯案與冤案。透過本文的討論,可以發覺台獨事件當事人在不同政治情境下,對本身與台獨的關係,乃作出截然不同的說辭,人性的矛盾與衝突,在此處顯露。 國民黨政府雖然被目為威權統治,但仍不忘向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宣傳其屬於「自由陣營」的一員,所以,維持有限度民主成了佐證之一。只是1960年對雷震組黨事件之壓制,曝露國民黨政府威權的真實性格。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