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tract]]鱗狀細胞癌是上皮組織細胞、鱗狀細胞產生病變的癌症,頭頸部以上的鱗狀細胞癌約九成病人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在台灣頭頸癌前三名分別為口腔癌(>5000人/年)、鼻咽癌(1000人/年)及喉癌(500人/年)。傳統中草藥被用來治療疾病已有多年之久,近年來中草藥由於治療後副作用低並且能長期投藥治療,因此被認為是癌症治療的新方法。鼠尾草酸為二萜化合物來自於迷迭香或鼠尾草,鼠尾草酸在多種癌症上會有不同機制進而影響癌細胞增生。 本研究目的為研究鼠尾草酸抑制口腔鱗狀細胞癌SCC-25和SAS細胞株增生之相關機制影響。細胞存活率結果顯示在加藥濃度為0、2、5、10、15和20 µM 24小時後細胞存活率有濃度梯度效果,鼠尾草酸確實會造成口腔鱗狀細胞癌細胞生長受到抑制,隨著濃度提高還會改變細胞型態讓細胞緊縮甚至使得細胞產生破碎。癌細胞轉移能力分析結果顯示鼠尾草酸隨著濃度提高能增加抑制口腔鱗狀細胞癌細胞轉移的能力。流式細胞儀結果顯示SCC-25和SAS細胞株會隨著鼠尾草酸濃度提升而使細胞週期停滯在G2/M期,在細胞凋亡方面細胞隨著鼠尾草酸濃度提升會使得早期細胞凋亡比例提升。用即時聚合酶鏈鎖反應來檢測細胞凋亡基因(Caspase-3、BAX和PUMA)與細胞週期相關基因(p53、p27和p21)的變化,結果顯示SCC-25和SAS細胞株在藥物處理24小時後細胞週期相關基因p53、p27和p21表現量皆有明顯增加。細胞凋亡相關基因Caspase-3、BAX和PUMA 在藥物處理後表現量也有明顯增加。西方墨點法結果顯示p53和p21的蛋白表現量增加進而減少調控G2/M期的Cyclin B1和p-Cdk1蛋白表現量。綜合以上結果顯示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