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长株潭城市群24个监测点PM_(2.5)小时监测数据,研究2013—2015年春节期间(7 d)和春节前后(14 d)PM_(2.5)污染差异及变化,并分析旅游休假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在去除气象条件(日降水量大于4 mm)影响后,从PM_(2.5)污染程度差异、PM_(2.5)浓度日变化差异和假日效应的空间差异3个方面分析了PM_(2.5)污染的春节假日效应。结果表明,整体上长株潭地区春节期间PM_(2.5)浓度比春节前后高12μg·m-3,但春节后(7 d)PM_(2.5)浓度比春节期间低41.5%,节后效应明显。由于受烟花燃放等假日活动影响,春节期间PM_(2.5)浓度在00:00—02:00时段显著上升,02:00时PM_(2.5)浓度比非春节期间高47.6%。在假日效应的空间差异方面,长沙作为游客流入地,春节期间PM_(2.5)浓度比非春节期间高33.5%,体现了人流出行和旅游活动对空气质量的显著影响
目的了解星级宾馆室内颗粒物污染水平,分析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西城区四、五星级宾馆共6家,于2014年春、夏、秋、冬季分别进行1次采样,监测室内外空气PM_(10)、PM_(2.5)...
采用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35个站点的PM2.5监测数据及MODIS Terra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L3 C051产品数据,分季度建立北京市PM2.5历史浓度遥感估算模型.结合北京大气污染物(PM10、P...
2013年6月在中科院香河观测站对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特征进行研究.对PM2.5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和PM10质量浓度均值与方差分别为(151.78±82.48)...
于2010年夏季在珠三角主要城市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以及广州郊区从化同步采集PM_(2.5)样品,利用热光反射碳分析仪和离子色谱分别分析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并同步收集能见度和...
利用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重庆市主城区17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24 h自动连续采样的PM_(2.5)浓度数据,探讨了重庆市主城区PM_(2.5)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市主城区...
通过现场观测研究西安市和平路街谷内的PM_(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2015年4月8~10日进行了街谷内PM_(2.5)浓度、车流量、风速、温湿度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和PM_(2.5)浓...
为了探讨西安市PM_(2.5)和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变化特征,从2012年3月~2013年2月对西安市大气 PM_(2.5)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并分析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对2011年11月—2013年1月在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站采集的75个大流量PM2.5样品的多环芳烃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砣矶岛16种优控多环芳烃(Σ16PAHs)的总质量浓度为4.7~41 n...
通过对广州市城区PM_(2.5)的质量浓度和含碳气溶胶的组分连续1 a的采样分析,获得了广州地区PM_(2.5)中含碳气溶胶的年变化特征,对广州市PM_(2.5)中有机碳OC的来源和烃类有机物的主要来...
2011年底以来,PM_(2.5)污染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本文介绍PM_(2.5)的基本概念与污染和简要治理历史、梳理了中国PM_(2.5)污染现状,提出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高浓度PM_(...
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碳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环境与气候效应。该研究在广州城区采集了冬季和夏季PM_(2.5)日样品,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
为研究泰山夏季大气PM_(2.5)中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分子组成及来源,于2014年7~8月在泰山山顶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分析其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生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示踪物(异戊二...
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PM2.5中的重要组分黑碳(BC)气溶胶,2010~2011年利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对江苏省无锡市夏冬两季BC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及单颗粒混合态进行了连续在线观测.结...
基于珠三角大气超级站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PM2.5、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及其重要气态前体物等参数的逐时在线监测结果,揭示当地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组分与其气态前体物的相互作用...
PM_(2.5)污染已成为目前我国空气污染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为研究厦门地区PM_(2.5)污染的不同类型,于2013年1月、4月、7月和10月选择厦门市五个代表性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同步的PM_(2.5...
目的了解星级宾馆室内颗粒物污染水平,分析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西城区四、五星级宾馆共6家,于2014年春、夏、秋、冬季分别进行1次采样,监测室内外空气PM_(10)、PM_(2.5)...
采用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35个站点的PM2.5监测数据及MODIS Terra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L3 C051产品数据,分季度建立北京市PM2.5历史浓度遥感估算模型.结合北京大气污染物(PM10、P...
2013年6月在中科院香河观测站对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特征进行研究.对PM2.5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和PM10质量浓度均值与方差分别为(151.78±82.48)...
于2010年夏季在珠三角主要城市广州、佛山、东莞、深圳、珠海以及广州郊区从化同步采集PM_(2.5)样品,利用热光反射碳分析仪和离子色谱分别分析样品中有机碳/元素碳和水溶性离子浓度,并同步收集能见度和...
利用2014年6月1日至2015年5月31日重庆市主城区17个国控空气质量监测站24 h自动连续采样的PM_(2.5)浓度数据,探讨了重庆市主城区PM_(2.5)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重庆市主城区...
通过现场观测研究西安市和平路街谷内的PM_(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2015年4月8~10日进行了街谷内PM_(2.5)浓度、车流量、风速、温湿度等参数的日变化规律和PM_(2.5)浓...
为了探讨西安市PM_(2.5)和碳气溶胶质量浓度变化特征,从2012年3月~2013年2月对西安市大气 PM_(2.5)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观测,并分析了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变化特征....
对2011年11月—2013年1月在砣矶岛国家大气背景站采集的75个大流量PM2.5样品的多环芳烃含量和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砣矶岛16种优控多环芳烃(Σ16PAHs)的总质量浓度为4.7~41 n...
通过对广州市城区PM_(2.5)的质量浓度和含碳气溶胶的组分连续1 a的采样分析,获得了广州地区PM_(2.5)中含碳气溶胶的年变化特征,对广州市PM_(2.5)中有机碳OC的来源和烃类有机物的主要来...
2011年底以来,PM_(2.5)污染成为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本文介绍PM_(2.5)的基本概念与污染和简要治理历史、梳理了中国PM_(2.5)污染现状,提出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高浓度PM_(...
水溶性有机碳(WSOC)是碳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环境与气候效应。该研究在广州城区采集了冬季和夏季PM_(2.5)日样品,分析了其中的水溶性有机碳、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
为研究泰山夏季大气PM_(2.5)中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的浓度水平、分子组成及来源,于2014年7~8月在泰山山顶进行PM_(2.5)样品采集,分析其二元羧酸类化合物、生物源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示踪物(异戊二...
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PM2.5中的重要组分黑碳(BC)气溶胶,2010~2011年利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对江苏省无锡市夏冬两季BC气溶胶的质量浓度、粒径分布及单颗粒混合态进行了连续在线观测.结...
基于珠三角大气超级站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PM2.5、PM2.5中主要水溶性无机离子组分及其重要气态前体物等参数的逐时在线监测结果,揭示当地大气PM2.5中二次无机组分与其气态前体物的相互作用...
PM_(2.5)污染已成为目前我国空气污染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为研究厦门地区PM_(2.5)污染的不同类型,于2013年1月、4月、7月和10月选择厦门市五个代表性环境监测站进行了同步的PM_(2.5...
目的了解星级宾馆室内颗粒物污染水平,分析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北京市西城区四、五星级宾馆共6家,于2014年春、夏、秋、冬季分别进行1次采样,监测室内外空气PM_(10)、PM_(2.5)...
采用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35个站点的PM2.5监测数据及MODIS Terra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L3 C051产品数据,分季度建立北京市PM2.5历史浓度遥感估算模型.结合北京大气污染物(PM10、P...
2013年6月在中科院香河观测站对大气气溶胶化学组分特征进行研究.对PM2.5和PM10质量浓度进行在线监测,结果表明,观测期间PM2.5和PM10质量浓度均值与方差分别为(151.78±82.48)...